<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網紅博物館的流量密碼|河南博物院:“為一座館赴一座城”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5-04-13 11:30:10
              “為一座館赴一座城”,在互聯網上有忠實的粉絲如此介紹河南博物院。很多游客來到河南鄭州,行程中重要一項就是到河南博物院“打卡”。

              安陽殷墟出土的婦好鸮尊、“青銅時代的絕唱”蓮鶴方壺、飽含楚風神韻的云紋銅禁……大量珍貴文物勾勒文明經緯,引人流連。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五千多年前的陶塤、兩千多年前的編鐘編磬、一千多年前的歌舞樂俑……一件件音樂文物經由沉浸式、場景化的演繹相繼“蘇醒”,奏響經典古曲與新編樂章。

              河南博物院經常一票難求,僅2025年春節假期8天,累計接待游客10.15萬人次。

              以河南登封元代古觀星臺為原型設計的主展館內,出土于中原大地的珍貴文物以“史”為線、以“中”為魂、以“都”為珠,盡展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實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

              高新科技的應用,在河南博物院同樣隨處可見。社會教育體驗廳內,最新落地的《唐宮夜宴》XR(擴展現實)大空間沉浸展,讓觀眾得以“穿越”千年,與李白共覽大唐盛世。

              文創商店里游客摩肩接踵。從風靡全網的“考古盲盒”,到琳瑯滿目的文物冰箱貼,從口味獨特的“四神瓦當”冰激凌,到既美觀又實用的發夾、馬面裙,河南博物院文創矩陣不斷迭代,在口袋里、舌尖上、服飾間搭建起中華傳統文化的“移動展廳”。

              以年輕化表達重構文化IP、以科技賦能拓寬傳播邊界,2024年博物館館長論壇上,河南博物院文創營銷案例獲評“2024全國博物館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在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史自強看來,河南博物院不斷找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最大公約數”,讓文物走出展柜、讓文化煥然新生,真正融入大眾日常生活。日前,他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

              【對話館長】

              記者:河南博物院有哪些特色看點?

              史自強:河南博物院創建于1927年,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數量多、類別豐富、時代連貫,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F有《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大型基本陳列和《中原古代石刻藝術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國青銅藝術》等系列專題展覽。

              除靜態展陳外,河南博物院探索音樂文物陳列活化的特殊形式,成立華夏古樂團并推出音樂文物復原展演,帶給觀眾“可以聆聽的歷史”。

              記者:河南博物院的很多文創產品因何受到追捧?

              史自強:在我看來,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之所以能頻頻出圈,就在于我們在追求創新與市場接受度的同時,確保文創產品不失文化底蘊,也就是“根在文物,活在當下”。這就確保了文創產品不是簡單的符號挪用,而是文化DNA的活化再生。

              以“豫博文創”品牌為統領,河南博物院已推出“豫來遇潮”“非遺來潮”“饕饕食集”“博物雅堂”等系列子品牌,并打造出仕女樂隊、東漢綠釉陶狗等一系列深受觀眾喜愛的文創IP,成為文博文創新勢力。2024年博物院文創總營收近6700萬元,創歷年來最高紀錄。

              游客在河南博物院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記者:河南博物院有哪些“跨界”創新?

              史自強:河南博物院推出過眾多創意活動。例如,與河南本土特色餐飲品牌聯名舉辦了“菜市場的博物館”,讓文物跳出展柜,以接地氣的形式融入菜市場,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來“打卡”。

              我們推出了“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博物館奇妙游”等主題研學路線,年均開展相關主題活動3000多場次。

              此外,我們還推出“一起考古吧”小程序,吸引了超2.7億人次參與,體驗“指尖上的考古現場”;發布婦好鸮尊、蓮鶴方壺、云紋銅禁等文創數字藏品,上線即被“秒光”……這些創意活動不僅豐富了河南博物院的IP內涵,更推動了文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一起考古吧”小程序。(受訪者供圖)

              記者:您如何評價各地掀起的“博物館熱”?

              史自強:“博物館熱”背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愈發深入人心,社會公眾對精品文化消費的新需求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空前高漲,需要有更多傳統文化產品創新傳播。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在當前文化需求更加多樣化、文化消費更需場景化的大背景下,博物館要維持熱度,就要不斷守正創新推動事業發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可感、可觸、可體驗的生動故事,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潮”起來。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