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小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分別是什么?

              來源:廊坊生活網 時間:2023-06-08 10:46:43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小暑不是入伏,也不是入伏的第一天。因為每年入伏的時間并不固定,并且中伏長短也不相同,入伏的第一天一般是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算起。小暑節氣的到來表示夏季時節正式開始,天氣開始炎熱,但并沒有到最熱。三伏天一般出現在小暑至處暑之間。

              小暑節氣的特點和風俗分別是什么?

              特點:小暑節氣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時節,江淮流域的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逐漸升高,進入到了伏旱期;而華北、東北將會進入到多雨季節,熱帶氣旋頻繁,逐漸增多。

              南方地區小暑時,均氣溫在26℃左右,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地區,日均氣溫將會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時仍可見霜雪,相當于華南初春時節景象。

              風俗:01、食新

              小暑節氣“食新”是古時候民間的一種俗,意思就是“吃新米”。過去民間,每年的小暑時節,農民伯伯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來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此祈求來年的豐收,然后人人吃新米、嘗新酒,這就是“食新”俗的由來。

              02、吃餃子和伏面

              俗話說:“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又稱為苦夏,這時候天氣炎熱,易使人慵懶且食欲不振。在古時候,人們認為餃子是一種開胃解饞的食物,正適合這個時候食用,所以這也就有了頭伏吃餃子是傳統俗。

              伏日吃面俗起源就更早了,據說早在三國時期就已存在了。那時候,伏天講究吃過水面和炒面,就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再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食物不僅美味解暑,而且還有一定的醫學效果,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每年從小暑開始,氣溫升高,天氣變熱,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飲食上要有所改變,要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物為主要飲食,面食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而且此時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小暑吃餃子、吃面也恰逢適宜。

              03、吃藕

              吃藕,是小暑時節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俗。古人認為藕具有涼血消暑的特點,而且現代科學表明,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非常適合夏天食用。炎炎夏日,用藕做一些夏日小甜點來食用,不僅沒胃口看,更有安神入睡、治血虛等功效。

              04、吃黃鱔

              老話講:“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夏季正是夏鱔魚最為美味滋補的時節,也是慢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所以,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

              責任編輯:

              標簽: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小暑節氣的特點和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