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經貿盛會陸續開展 開放決心提振全球信心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0-09-04 10:42:02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4日將在北京拉開帷幕。服貿會期間,一批國家對外開放新政策、新措施將首次發布,服務貿易12大領域一批新榜單、新指數、新成果等陸續公布。在全球經濟艱難復蘇的背景下,我國舉辦這場國際商貿盛事,具有特別意義,備受世界關注。

              服貿會如期召開,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今年6月首上“云端”,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計劃如期召開并擴大規模……國際經貿盛會接踵而至,彰顯了我國迎難而上的大國擔當,向全球釋放出我國堅持經濟全球化、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促進我國擴大開放、暢通國內國際交流、展示科技創新動能,三大開放展會平臺成為向世界講述新時代中國開放故事的“窗口”,標注我國全方位開放的新高度,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中國力量。

              釋放明確信號

              疫情難阻開放決心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重要講話中,對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提出新要求,為我國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開放不止步,改革不停頓。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證明。

              9月4日拉開帷幕的服貿會,吸引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組織、駐華大使館、境外商協會及機構和企業參展參會。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均有機構和企業參與,共計1.8萬家境內外企業及機構線上線下注冊參展參會,超過10萬人注冊參會。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線下國際性經貿活動。在世界經貿往來嚴重受阻的當下,這一商事盛會無疑將集聚世界目光。記者日前在展會探營時看到,國內外參展商正在進行最后的調整完善,精益求精,迎接合作企業業務洽談。

              在八大專題展之一的金融服務展上,眾多國內外金融機構集聚。不少外資銀行對記者表示,期待以展會為契機,加快了解和布局中國市場。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長尹楨直言,中國是德意志銀行重點戰略市場之一,也是亞太未來重點發展市場。“我們將繼續積極布局中國的業務,也希望通過本次服貿會參展向大家全面展示德意志銀行本地業務服務能力和海外業務服務能力。”

              盧森堡國際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盧森堡國際銀行將積極推動中國和歐洲的雙邊投資及商貿往來,積極地為準備向中國投資的歐洲企業提供服務,協助他們符合中國監管要求,適應中國市場。

              這只是中國市場吸引力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的綜合性展會,服貿會同進博會、廣交會成為中國對外開放三大展會平臺。

              今年6月舉辦的廣交會,首次將展會整體搬上“云端”,吸引了近2.6萬家海內外企業、180萬件商品,數萬個直播間同時在線,眾多全球首發、廣交會首發產品集中亮相,以實際行動為激活全球貿易開辟了新渠道,注入了新動能。

              接下來,11月上旬,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也將如期舉辦,辦展規模將再上層樓。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數據顯示,第三屆進博會企業展規劃面積36萬平方米,比第二屆規劃面積增加6萬平方米,增幅達20%。各國企業參展熱情不減,在倒計時100天時,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報名參展數量就已達到往屆規模。

              三大展會在特殊環境下依然亮點紛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副所長竺彩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背后是中國經濟發展巨大韌性和底氣的體現。“這種發展不是封閉的,而是與世界共享的。14億人口的大市場,正在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積極主動地敞開,對于當前形勢下的全球經濟,無異于強心針、定心丸。”

              事實上,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沖擊和挑戰,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還在加速。疫情之初,中央和地方出臺系列舉措紓困外貿外資企業,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成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力量。

              從5月《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發布,到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從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擴大開放的舉措密集落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防范風險挑戰。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李西林指出,中國以進一步的深化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對記者表示,以三大展會的舉辦為代表,中國正在構筑起“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并肩發展、世界市場和世界工廠兩種角色互促共進的全方位開放合作促進體系,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路徑,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強勁動能。

              錨定高質量發展

              外貿轉型步履堅實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當前,我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據了解,本屆服貿會將探索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發展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設置專題,舉辦展覽展示和論壇會議活動。

              此外,服貿會堅持服務高質量發展,“全新賦能”促進轉型升級。在高峰論壇、招商招展、成果發布、洽談邊會等七類活動策劃時,致力于匯聚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動能、培育創新體系,瞄準國際一流技術、標準、產品等,發揮展會平臺的聚合作用,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力量。

              錨定高質量發展,我國外貿轉型發展步履堅實。

              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三大展會平臺的發展,見證了中國成長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歷程,也見證了從貨物貿易為主到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共同發展、從出口為主到進出口并重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之路。

              一組數據標注了我國外向型經濟在全球的最新坐標:2019年,我國對外貿易規模、國際市場份額雙雙邁上新臺階,全年進出口總額31.5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4%,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創歷史新高。根據世貿組織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增速較全球高2.8個百分點,國際市場份額較2018年提高0.3個百分點至13.1%。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和第二大貨物貿易進口國。

              貿易總額在擴大,貿易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對新興市場出口比重不斷增長;民企持續保持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擴大,汽車、船舶、鐵路機車、飛機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電力、通訊等大型成套設備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日益明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深入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服務貿易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服務貿易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高出全球增速約3.7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54153億元人民幣,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位。從全球來看,我國已成為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貢獻者。2014年以來,我國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二大服務進出口國。

              竺彩華表示,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廣交會素有中國外貿“風向標”之稱,近年來已經由原來的出口為主,增加了進口平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服貿會則搭建起服務貿易雙向投資合作的平臺。

              “這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從依靠國際市場擴大出口為主階段,到進出口并重;從重視貨物貿易,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雙路并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如今貨物貿易量全球第一、服務貿易躍居世界第二……顯示出中國外貿穩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竺彩華說。

              展望未來,中國外貿創新發展之路將走得更加堅實、更加長遠。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明確,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要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業態和模式創新,加快提升貿易質量,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外貿新動能,深入推進貿易便利化,優化外貿發展環境。

              積蓄新動能打造新優勢

              全球經濟復蘇再添活力

              作為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三大展會平臺不僅展示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也彰顯中國正在加速積蓄經濟新動能,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今年6月,首次整體搬上“云端”的第127屆廣交會,成為全球貿易的新亮點。本屆服貿會,也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5G、虛擬現實等建設服貿會數字平臺。“云上服貿會”打破時空限制,365天交易不打烊……特殊形勢下,一場場世界貿易網上盛宴接連展開。

              “各大經貿展會不斷進行形式創新,特別是適合線上的服務貿易正成為發展新動力,創造新的合作和增長點。這將有效抵補貨物貿易受阻和全球貨物貿易低迷的缺口,引導全球經濟恢復,同時給外資外貿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實現途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服貿會不僅辦展模式全面創新,展會內容也將聚焦科技創新前沿。例如,服貿會將圍繞“新基建”、人工智能、5G技術應用、大數據、服務機器人等科技創新,匹配全球范圍內應用場景;圍繞金融科技融合發展、高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數字經濟力促轉型等方面設置專門展區和論壇議題,為各類市場主體、行業產業協會未來發展提供全面的交流、展示、溝通機遇。

              中國正在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擁抱新技術。“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上,新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數字經濟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將為生產力提升打開新空間、拓寬新渠道,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李西林說。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專家表示,中國堅持開放創新理念,攜手其他國家共同推進科研和創新不斷進步,打造全球競爭合作新格局。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圍繞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創新要素已成為全球爭相競奪的戰略資源,高水平開放是我國贏得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新優勢。

              “幾大展會平臺將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更好地進行創新合作交流。中國經濟不斷涌現的新動能,一方面將賦能傳統經濟,另一方面也將引領未來貿易合作的重點方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

              中國致力于通過貿易和投資,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的活力。

              在今年6月舉行的127屆廣交會上,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首次集中向全球亮相,展示中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實力。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大幅上升、全球貿易受到嚴重沖擊的背景下,來自217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注冊觀展,采購商來源地分布創歷史紀錄。

              “廣交會在網上舉辦,不僅能幫助埃及采購商提高采購效率、節約采購成本,還為埃中兩國企業家溝通交流搭建了平臺,為疫情期間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埃及亞歷山大企業家協會主席穆罕默德·薩卜里的話道出了眾多企業的心聲。

              兩屆進博會則向全球發出一個14億人口大市場將持續擴大進口的最強音。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在首屆進博會上,我國便向世界許諾: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

              “連續兩年參加進博會后,我們感受到中國市場的魅力,并將中國區總部升級為亞太地區總部,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華投資。”美國嘉吉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麥偉德說。

              “近年來,我們以更開放的姿態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主動擴大服務進口,為全球的服務貿易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為推動全球經濟開放、包容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9月3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王炳南列舉數據說,中國是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中國是全球服務自由化、便利化堅定的支持者,中國是全球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重要探索者。過去15年,中國服務進口累計4.5萬億美元,對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貢獻達到了12.9%,累計拉動全球服務進口增長10.4個百分點。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服務進口在刺激全球服務市場需求方面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有力推動了全球服務貿易的增長。

              專家指出,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將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中國經濟新動能的蓄積,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培育,以及堅定開放擴大進口的實際行動,必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持久的動力和活力。

              責任編輯:

              標簽: 經貿盛會提振全球信心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