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選擇轉行的年輕人,在新職業中“找到自己”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5-04-15 16:35:49
              寵物殯葬、陪診服務、AI訓練……近年來,年輕人的職業領域不斷拓展“上新”。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少年輕人分享自己邁入新職業的新經歷、新感受。年輕人為何選擇新職業?有哪些新體驗?他們又面臨哪些挑戰?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幾位轉行從事新職業的年輕人,聽他們講述如何在新職業中選擇方向、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事。

              ---------------

              走出北京地鐵10號線紀家廟站西北口,抬眼便能看到一家寵物殯葬店。店內安靜、明亮,大門打開,訪客有的帶著哭聲,有的一臉靜默,為他們的寵物送上最后一程。寵物殯葬師莫泱泱面臨的課題是:如何幫助客人與寵物告別?

              1000多公里外,陪診師歷春升穿梭于上海的醫院。他接上坐輪椅的大叔,把他送到診室,又陪外地來的阿姨在醫院大樓間來回奔波。一路上,歷春升琢磨著:如何讓患者盡快就近、便利地看上病。

              2000多公里之外的深圳,29歲的AI訓練師向南(化名)坐在互聯網公司的格子間里,面對一行行數據代碼,讓AI生成的回答更貼合用戶指令。

              這些年輕人跟隨內心,迎著新技術、新行業風口,在追逐夢想中,勇于“做自己”?!?strong> 追隨內心、迎向風口

              1998年出生的莫泱泱在北京市豐臺區和兩名朋友一起經營一家寵物殯葬店。2023年,原本從事傳媒行業的她決定進入寵物殯葬領域,因為“這里是一片藍海”。

              《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寵物經濟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2024年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增長7.5%,達到3002億元。莫泱泱意識到,相比常見的寵物美容、寵物醫院,寵物殯葬是新興門類,隨著寵物飼養增多,“寵物去世”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她決定轉行成為一名全職“寵物殯葬師”。

              選擇新職業需要勇氣,接受改變,他們有的追隨內心的方向,有的瞄著新技術、新行業風口,迎接挑戰。

              27歲的歷春升學室內設計出身,2020年大學畢業后,先后從事建材設計和銷售工作。他不喜歡在格子間坐著畫圖紙,也不想背負銷售業績壓力,一直在尋找自己真心喜歡的職業。

              2024年下半年,他在社交平臺上刷到有人在做陪診師,憑借做銷售培養的溝通能力,他開始兼職陪診。歷春升認為,上海醫療資源豐富,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陪診行業有較大發展空間。

              向南同樣經歷了轉行,學電子商務專業的他畢業后做過教培老師和汽車銷售。2024年,隨著各種大模型崛起,“AI的風”吹動各行各業,也吸引了向南。他了解到,AI訓練師是一系列與AI訓練相關的崗位統稱,“只要是和文本內容打交道的,大模型測評、大模型標注、指令工程師,都屬于AI訓練師”。他看中了“AI訓練師收入不錯,屬于AI行業里比較容易入門的崗位,對學歷、經驗的要求也比較寬松”。近來,不少公司在招有經驗的AI訓練師,于是,他花近兩萬元報名參加AI培訓班,迎著“AI風口”,邁上轉行之路。感受到被需要的責任感

              莫泱泱發現,不少年輕人面對寵物離世“不知所措”。這時,她會安撫他們,“最重要的是,要珍惜和它在一起的最后時光”。她耐心傾聽,并分享自己的經歷,舒緩他們面對離別的情緒。

              2024年10月的一天,歷春升帶著紙、筆和水,見到自己的第一位客人——一位50多歲的阿姨。這位阿姨腳痛,要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陪診那天,他提前做好攻略,陪阿姨先后前往骨科、神經科檢查。一整套流程下來,阿姨十分滿意。之后,歷春升入職一家陪診服務公司,開啟全職工作。

              現在,他已經能勝任陪診工作。診前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和病史,有時要給出就醫建議;診中帶著患者掛號、問診,記錄醫生的話,解釋給患者聽;問診結束后,他還會根據醫囑,整理一份總結,反饋給患者及家屬。他通常早上8點開始工作,4小時一單,一天能接兩單。

              完成培訓之后,向南在深圳成為一名AI訓練師,他的工作是對大模型針對用戶問題的回答進行判斷、評分。

              “評分一般在0到4分之間,0分是完全不能用,3分屬于基準線,4分屬于答案較好。”向南解釋,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標注規則,常見的規則有真實性、全面性、邏輯性等。

              成為寵物殯葬師后,莫泱泱“痛并快樂著”。處理寵物后事并不難,難的是應對人的情緒。曾有一名客人帶著孩子來悼念一只20歲的貓,那只貓見證了她自己的成長。莫泱泱意識到,這場告別,也是他們與過去道別、迎接新生活的開始。現在的莫泱泱變得更加自信、達觀,意識到自己從事的工作能給人們帶來心靈慰藉,“那是一種被需要的責任感”。

              歷春升意識到,陪診服務過程中,關注人的情緒和需求至關重要。一些從外地來的患者,比較焦急、無助,他會主動聊天,緩解對方的緊張情緒,提高問診效率。歷春升曾陪一位阿姨做了11個小時的檢查,在醫院里,有人把他當成老人的兒子。這讓他有些感動,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在摸索中前行

              這些選擇轉行的年輕人,雖然不能完全看清未來的路,但都在摸索中堅定前行。

              歷春升發現,很多人將陪診師當作兼職工作,“這其實存在一定風險”。特別是在面對年紀較大的患者時,可能難以應對突發狀況,責任劃分不清晰。他同時發現,要找到一家專業的陪診公司并不容易。有些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保潔或養老護理。還有的公司要求他繳納1000多元費用,承諾可以在平臺接單,“這其實是家政公司,只是提供一個兼職入駐的資格,所謂的培訓并不規范”。歷春升坦言。

              如今,他選擇加入一家正規的陪診服務公司,“我們會在服務前簽訂責任協議,公司還配備了專業法務團隊”。歷春升打算在陪診這行一直干下去,他關注到,上海市正在推進陪診師職業規范化,2025年啟動陪診服務試點。他相信,未來這個行業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更加規范。

              轉行做AI訓練師的向南,如今很滿意這份“能賺錢、不加班、時間靈活”的工作。向南看到,不少人因追逐AI行業風口而選擇這個職業,希望借此實現職業躍升。他對AI訓練師的職業前景還在觀望,擔心這個崗位會被AI取代:“現在的AI已經能夠編程了,今后很有可能完全自主完成數據標注工作。”目前,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將AI訓練師崗位外包,這類工作普遍存在穩定性差、門檻低、重復性高、晉升空間有限等問題。向南希望密切跟蹤AI技術發展新動態,隨時準備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目前,莫泱泱的店鋪已實現穩定運營,她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了解寵物殯葬行業,“只要能被大眾知曉、認同,就是進步”。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