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4-10-11 18:00:20
              持續完善政策法規、加大科技創新、加強宣傳教育,筑牢節約糧食和食物的堅固堤壩

              近日外出就餐,北京一家自助餐廳倡導“光盤行動”、防止食品浪費的做法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用餐開始前,服務員介紹了餐廳適量取餐、防止浪費的要求和規則,用餐結束,服務員確認“光盤”后,餐廳贈送一個火龍果作為獎勵。筆者觀察發現,這家餐廳“光盤率”很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陸續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舉措,有力扭轉了糧食和食物浪費態勢,總體來看,“舌尖上的浪費”有明顯改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

              留意身邊,不難發現,糧食和食物浪費問題仍然不容忽視。據有關機構估算,我國每年損失浪費食物約9200億斤,挽回一半損失,也夠1.9億人吃一年。加強節約減損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健全長效機制,最大程度減少糧食和食物浪費。

              壓實主體責任,將節約糧食和食物的政策設計落實落細。近年來,節約減損的政策設計日益完善,關鍵在于壓實責任落實到位。舉個例子,反食品浪費法明確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應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合理確定食品數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但筆者外出就餐時多次發現,一些餐廳菜量超大,沒小份菜可點;一些自助餐廳,服務人員并未進行適量取餐提醒,一些客人離開時餐桌上仍有不少菜肴未被食用。應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加大對餐廳、食堂、外賣平臺等相關主體的監管力度,確保減少食物浪費的政策法規落實落細。

              加強科技創新,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當前,我國食物采收、儲運、加工、銷售、消費每個環節都有“跑冒滴漏”。以加工環節為例,我國糧食加工出品率僅為65%左右,由米面過度加工造成的口糧損失每年高達1000多萬噸。應重構基于糧食節約與營養健康雙重目標的糧食加工產品與技術標準體系,加大適用技術研發推廣力度,通過適度加工、柔性加工、精準分類,減少不必要的損耗,提高成品糧出品率。

              加強宣傳教育,培養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要把節約糧食和食物的要求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范等,將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等要求納入各種文明創建內容,切實發揮各類創建的導向和示范作用。推進節約糧食和食物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增強全社會反食品浪費意識。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一場持久戰。要持續向完善政策法規要規范,向加大科技創新要動力,向加強宣傳教育要合力,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發揚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筑牢節約糧食和食物的堅固堤壩。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