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生孩子那么痛“無痛分娩”普及率為何不高?相關醫師短缺、收費標準不明確致推廣難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1-05-10 09:35:39

              杭州“90后”媽媽何靜回憶起今年1月的生產經歷時感嘆,生孩子真是讓人痛到“懷疑人生”,10個小時的陣痛后她已筋疲力盡,最后只能“由順轉剖”。

              和何靜一樣,幾小時甚至十余小時的分娩疼痛是不少母親不敢回首的記憶。其實,無痛分娩已在我國推行許多年,為何仍有很多女性難逃分娩之痛?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平均分娩鎮痛普及率約30%,麻醉醫師和助產士人員短缺、收費標準不明確等因素,阻礙了分娩鎮痛的進一步推廣,讓很多女性依然要面對這種難以承受之痛。

              分娩鎮痛普及率提高但仍處低位

              何靜告訴記者,本來醫生說宮口開三指就能“打無痛”,但當晚生產的產婦太多,一直排隊等麻醉師來。“直到我進產房也沒能打上‘無痛’,那種痛真的讓人痛不欲生。”

              選擇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此前,一些地區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個別地區剖宮產率甚至高達85%。近年來,隨著分娩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自然生產。但自然生產的痛,確實也讓不少女性繼續選擇剖宮產。

              “現在大家都有意識地選擇自然生產,很多朋友都做了無痛分娩。從做產檢開始,醫生就告訴可以做無痛分娩,沒想到最終卻因為當天麻醉師太忙沒做上。”何靜說。

              在杭州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胡青青告訴記者,自己10年前生孩子就選擇了無痛分娩,“當時我是托醫院的熟人幫忙預約到麻醉師,順利接受無痛分娩,當麻藥注入身體后才感覺自己‘活’了過來。”

              據了解,大家常說的無痛分娩其實是分娩鎮痛,是指通過應用合適的鎮痛技術和鎮痛藥物或精神療法降低孕婦分娩期間的疼痛和不良應激反應,使胎兒順利娩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曲元也是一位母親,她親身體會到了分娩鎮痛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好處,“可以讓更多女性更有尊嚴、更加得體地成為母親”。

              2018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關于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913家醫院成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

              據國家衛健委分娩鎮痛試點專家工作組組長米衛東介紹,這些試點醫院在2017年底的無痛分娩普及率是27.5%左右,經過3年努力,2020年底達到了53.2%。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陳新忠表示,前幾年還需要大力宣傳分娩鎮痛的優點,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婦主動要求使用分娩鎮痛。

              分娩鎮痛讓更多產婦有信心和體力順產,不再盲目選擇剖宮產。浙大婦院產科主任陳丹青表示,分娩鎮痛的推廣降低了該院剖宮產率約十個百分點。

              “過去人們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以為打了麻藥會影響孩子智力,導致產婦記憶力下降、奶水不足等,通過這幾年科普,這些說法已成了‘過去時’,分娩鎮痛已成為醫生、產婦、家屬的首選。”陳新忠說,該院70%左右自然分娩的產婦會選擇分娩鎮痛方法。

              今年兩會期間,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黃宇光提到,目前我國平均分娩鎮痛普及率大約在30%。雖然這一數據較2018年全國平均不足10%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相比于發達國家80%至90%的比例,我國的普及率還是偏低的,同時東西部差異顯著,同一省份不同地區也有明顯差異。

              記者調查了解到,杭州一家三甲醫院2020年藥物分娩鎮痛率為45%左右。北京常春藤無痛分娩基層行公益項目對內蒙古自治區10個盟市、30家醫院的調查顯示,2021年平均分娩鎮痛率已從2018年的18%提升至24%,但其中仍有一半的醫院不足10%。

              相關醫師短缺、收費標準不明確致推廣難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分娩鎮痛推廣當前仍面臨一些困境。

              首先是麻醉醫師和助產士人員短缺。米衛東認為,分娩鎮痛推廣中首當其沖的難點是人員缺乏,尤其是麻醉醫師短缺。

              據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2019年6月統計,我國麻醉醫師的數量為9.2萬人,平均每萬人配備0.6個麻醉醫師,而發達國家平均每萬人能配備2.5至3個麻醉醫師(或麻醉從業人員)。

              近年來,我國醫療對麻醉的需求量在持續上升,麻醉工作量急劇增長,全國每年無痛胃腸鏡的需求量就達上億人次,同時各類手術數量也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盡管麻醉醫師的人數在增加,但仍不足以支撐臨床麻醉的需求量。

              除了藥物鎮痛外,其他非藥物鎮痛手段如拉瑪澤呼吸法、穴位按摩、芳香療法等主要依靠助產士實施,而助產士短缺成為分娩鎮痛推廣的另一掣肘。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尹玲之前到四川廣元調研發現,當地一家醫院竟然連一個助產士都沒有,因為過去盲目選擇剖宮產,許多助產士和產科醫生的助產技術已經嚴重退化。

              此外,曲元提到,目前分娩鎮痛推廣的難點并不在技術上,而在于跨科室協作的方式。“這并不是麻醉科一科的事,需要產科、新生兒科等多科協作,需要管理協調和政策支持。”

              在2020年下決心推廣分娩鎮痛之前,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分娩鎮痛率僅為10%左右,而在2021年這一比例達到了60%左右。院長黨彤介紹,合理的利益分配是關鍵一步。過去該院施行分娩鎮痛的獎金全歸麻醉科,如今該院將獎金均等分配給產科和麻醉科;同時科室內部不再對這項獎金進行二次分配,改為直接給施行分娩鎮痛的醫師個人。

              記者調查發現,收費政策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分娩鎮痛推廣。據了解,分娩鎮痛相比普通椎管內麻醉耗時更長、技術難度更高,但目前不少省區市尚未出臺分娩鎮痛專項收費標準,醫院只能按照椎管內麻醉的標準收費,未能充分反映醫務人員的勞動與技術付出,影響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許多省市的情況顯示,如果能將收費標準很好地落實下來,分娩鎮痛的比例會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米衛東說。

              讓分娩鎮痛進一步普及 解女性生育之痛

              多位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分娩鎮痛技術十分成熟,鎮痛性強、安全系數高,較為主流的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能夠幫助大多數產婦減輕60%至90%的疼痛,并且適用范圍很廣,經產科和麻醉科評估合格的絕大多數產婦都可以使用。

              “分娩鎮痛所使用的麻醉藥物是不經血液的,而是通過神經阻滯起效,且分娩鎮痛麻醉用藥量很少,僅僅是剖宮產的十分之一左右,對胎兒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安全性非常高。”曲元說。

              面對醫院的“麻醉醫師荒”,米衛東表示,需要加速完善麻醉醫師培養機制,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麻醉學領域,同時麻醉科醫師應加強對分娩鎮痛知識的學習與更新,了解掌握分娩鎮痛領域的新技術,開發拓展麻醉新型藥物、設備,完善麻醉管理,提高麻醉醫療服務效率。

              陳新忠建議,當前要增加綜合性醫院的麻醉醫師和助產士人手,建立以麻醉醫師為主導、產科醫師、助產士、麻醉護士等組成的協作團隊,醫院作為提供服務方要思考如何擴大服務能力,同時基層醫療機構的剖宮產理念有必要繼續糾正。

              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處長李方介紹,目前天津、北京、湖南、重慶、湖北、遼寧、陜西等地已經明確下發了分娩鎮痛專項的收費標準,隨著各省區市收費標準陸續出臺,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分娩鎮痛的普及。醫院方面要重視起來,對分娩鎮痛的相關科室提供不止于經濟方面的支持。“分娩鎮痛的推廣,是有溫度、有尊嚴的醫療,是我國醫療理念進步的體現。”李方說。

              責任編輯: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