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這里是老人主動聚集的空間也是爺爺奶奶的“星巴克”
老年玩具店里,很多東西都是大號的。這里出售大號撲克牌、大號跳棋,一款閱讀燈自帶放大鏡,就連店鋪招牌上的字號,都比隔壁的招牌大了一倍。
在北京通州開了“老有所玩”玩具店后,41歲的店主宋德龍打開了一扇通往老年世界的門。附近的老人常來光顧,他們大多跟隨子女定居北京。他忽然成了一位聽眾,有的顧客會拉著他聊天,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他記得??偷拿忠约八麄冏罱臒┬氖隆R晃活櫩涂傆玫昀锏囊粋€搪瓷杯喝水,久而久之,這杯子成了他的專屬。
一位60多歲的顧客,結賬輸入金額時一直嘟囔。宋德龍一看,這位顧客把支付金額輸成了“123456”,而那是她的支付密碼。
宋德龍特意選在2020年10月25日試營業,那天是重陽節。第一位顧客是附近一位50多歲的居民,想給家里88歲的老人買一款玩起來“不費腦”的玩具。
幾個月里,有老人坐1個多小時公交車來買小時候玩過的“滾鐵環”,也有不少人來給長輩買玩具,一個年輕人到這里給95歲的爺爺選購生日禮物。但是,有的人只是習慣來到這里坐一坐。
59歲的曹海晨什么都不愛玩,就愛坐著,“這兒有人。”他解釋。
開玩具店前,宋德龍從事廣告銷售業。除了賣玩具,他希望店鋪成為“老人的星巴克”,一個像星巴克咖啡店那樣具有標識性、老人主動聚集的公共空間。
市場
早在2010年,宋德龍就有開老年玩具店的想法。當時,他給電視臺的老齡欄目找廣告商,發現市場上的老年產品多是保健品、藥品、生活用品,唯獨缺少玩的東西。
2019年年末,宋德龍注意到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項數據:中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占比18.1%。他覺得“不能再等了”。
開店前,宋德龍咨詢過不少人,“很多人看好這個事情”。他在網上搜索發現,外地開過老年玩具店,但玩具只有幾十種,他愈發覺得有市場。
他在國內沒有找到專門生產老年玩具的廠商,只能在網上搜索“中國古典益智玩具”“老人以前玩的玩具”等關鍵詞,找適合的商品。他從3000多家生產商那里淘來400多種玩具,將其分為“懷舊”“益智”“生活實用”等20多種,擺放了5個貨架。
家住北京西五環附近的鄭先生開了很久的車帶著89歲的母親來選購玩具。鄭先生說,母親在家待久了就煩躁,他想給母親買些玩具打發時間。
為了找老人玩具,鄭先生去過一家老年用品店,但那里只賣輪椅、拐杖等生活用品。另一家“老年生活館”,只賣鞋帽、黃金和護膚品。他還去過幾家“養老驛站”咨詢,得知是從兒童玩具店進的貨。直到后來,他在網上搜到了宋德龍的店。
廣東一家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在北京出差,看到新聞里提到這家玩具店,順便來采購。他買了8種玩具,有考驗記憶力的“記憶棋”“釣魚棋”,也有要求多動腦子的“解鑰匙”。
雖然常有人買玩具,但宋德龍粗略統計,開業以來日均銷售20單,收入只夠房租一半。國內對老年玩具認識不足,有路人以為這里是麻將館或老年活動中心,進門就問怎么收費,還有人以為這里銷售的是老年情趣用品。
“市場得培養。”為了推廣店鋪,他組織附近小區的老人來參加游戲比賽,并聯系通州區社會工作者協辦,最終70人參加,項目分投壺、室內高爾夫球兩項,獎品是找生產商贊助的,有智能拐杖、癢癢撓、大號撲克牌。
日子
開店前,宋德龍就想好,不僅賣玩具,也供老人休閑。店里常備免費熱水和茶葉,老人可以玩玩具,也可以下棋、打臺球、打室內高爾夫球。怕老人摔倒,店里的地板磚是防滑的。常客里,有人接完放學的孫子,就會來玩會兒。有的閑著無聊,一天來三次。還有的專來打臺球,玩一會再回家照看孫女。85歲的房樹琴喜歡下跳棋,一下兩三個小時。
她是吉林人,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黑龍江佳木斯一家造紙廠工作。丈夫因病去世,她退休后,1993年來到北京,幫著照顧在哥哥家住著的父親。后來,三女兒在北京定居,她也在這扎下了根。
她閑不住,以前,北京哪條地鐵線開通,她都要去坐,看看途經哪些站。她還常去電視臺當觀眾“湊熱鬧”,一周至少去一次,節目錄制場地遍布北京,她坐著公交車跑遍了北京城,最遠的在大興,過去要坐兩個小時公交車。她甚至從觀眾里交到了朋友,對方常送她蔬菜瓜果。這幾年,她常跟女兒去國外玩,走了10個國家,手機里保存了在各大景點拍的照片。
但從前年開始,她發現自己腿腳越來越不靈光。以前聽人家說“人老腿先老”,她不明白,現在她站一會兒就腿疼,走幾步就累,她開始不敢一個人坐公交車,去電視臺當觀眾的習慣也停了。
2018年,女兒女婿陪孩子去西班牙練足球,至今沒回來。她一人住在140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們出錢給她雇保姆,4000多元一個月,她嫌貴,半個月就把保姆解雇了。
女兒又在網上找租戶,想著跟她做個伴。租房的是個姑娘,每天一大早出門,深夜才到家,房樹琴感慨“有個伴還看不見”。一年后,租客也搬走了。
多數時候她都閑得無聊。有一次,跟小區一個鄰居聊天,聽說對方有個20多歲的閨女沒對象,她把30多歲的外孫從天津叫來,讓倆年輕人見面,但之后就沒了下文。她又去中山公園物色。前前后后,她給外孫介紹不下10個對象,都沒成。
玩具店開業后,她成了常客。
曹海晨以前住在河北廊坊市香河縣,是個電工,后來跟兒子住到了北京。但他總覺得北京不如香河好。香河的小區出了門就是農貿市場,而且清靜,這邊房子緊鄰大路,車來車往到晚上也不消停。
他懷念香河:小區有老年活動中心,老人可以打麻將、下象棋、打乒乓球。居民常互相串門。每到節日,物業都組織活動,正月十五猜燈謎,端午節包粽子,一年還組織兩次免費短途旅游,目的地包括密云水庫、八達嶺長城、白洋淀。
來了北京,曹海晨誰也不認識,也沒地方可去。為了打發時間,他每天吃完早飯去京杭大運河邊溜達一圈,走完要用四五個小時,走累了就看人釣魚,“瞧一瞧熱鬧”。
曹海晨還懷念以前的農村生活,人們關系親近,“你假說兩口子都上班走了,這孩子肚子什么有病了,你甭操心,就(有人)給你送醫院給你瞧瞧,完了你回來再找孩子去,這都是順理成章的。到這地方,沒有那種人情味兒。”他理想中的晚年生活是在山里一待,養幾頭牛,天一亮就去放牛,晚上再回來,“自在”。兒子帶他出國旅游,他吃不慣外國菜,總覺得哪里都比不上老家。
他喜歡游泳,兒子花6000元給他買了健身卡,健身房就在樓下,他只去了兩次,游泳池里男女老少一群人,他聽著煩。健身房的跑步機他也不習慣,“怪沒勁”。他寧愿去運河邊溜達。
孩子
老人們喜歡跟宋德龍聊天。和兒女沒法傾訴的心事,都在這里吐露了出來。曹海晨來北京是為了照顧孫子,但今年37歲的兒子一直不想要孩子。他勸過,兒子說養孩子太累。
曹海晨眼見說不動兒子,只能干著急,“老人都愿意有給‘看墳頭’的。最起碼你輩輩留個小子給‘看墳頭’。”他在玩具店里說。
“人家來到北京,沒人要那‘看墳頭’的了。”58歲的王淑英接過話茬說。王淑英常帶孫女來店里玩。她是河北滄州人,從孫女出生起就來了北京,轉眼孫女快3歲了。
偶然看見這里開了一家玩具店,她每天吃完飯來逛一圈,有時玩會兒投壺、轉手絹。人多時,就打撲克、下跳棋。
不少人家都雇了保姆,王淑英沒讓孩子雇保姆,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做飯、打掃衛生,說起帶孫女,她很自豪,“我小孫女長到兩歲多沒鬧一點毛病”。
王淑英的心愿是再抱個孫子。在她的老家,受傳統觀念影響,生男孩的家庭在村里腰板挺得直,沒有男孩“傳宗接代”,“你就感覺自己抬不起頭來。”兒媳單位的產假等福利很好,但兒媳不愿生,說操心一個孩子已經夠累,養兩個孩子精力不夠。兒媳還說,以后孩子教育問題你們也管不了。她一聽沒話說了。
因為這事,她暗自糾結了一年多,“天天不開心”。
她有個女兒在保定,她勸女兒生了二孩?,F在,女兒常跟她說帶孩子累,一有情緒就沖她發牢騷,有一次哭了起來,說要“累死了”。
她不敢再勸兒媳要二孩——兒媳今后也有可能埋怨自己。
曹海晨降低了要求,甭管是孫子、孫女,他盼著兒子給生一個。以前不管是在外頭當電工還是在家里,他都說一不二,現在年紀越來越大,他不得不服老。
“兒子孝順是孝順,但是現在自己說了也不算,我說話‘占地方’。”他說。
曹海晨和兒子住同一棟樓,常一起吃飯。兒媳口味清淡,曹海晨吃不慣,喝粥總愛就咸菜吃,兒媳總念叨不健康。曹海晨買咸菜疙瘩,切一小碗,擱抽屜里,吃飯時偷偷夾點,或者等他們吃完自己再吃。他不愿因這事跟兒媳鬧矛盾,怕因為自己影響小兩口感情。
兩代人住在一起總有摩擦。孫女5個多月大時,王淑英就用小勺刮蘋果給孫女嘗。兒媳覺得孩子還小,應該只吃奶。王淑英也不爭,她有自己的辦法——兒媳在家時,聽兒媳的;兒媳不在,她就按自己的方法來。
時代
房樹琴覺得一個人住,自在,只是跟前沒人,很多地方不便。有一次,她操作家里的洗衣機沒反應,想找外孫求助,沒找到微信,又給外孫撥電話,外孫也不清楚狀況,教她用微信跟西班牙的女兒求助,她點了10來個程序才找到微信。她用手機一邊對著洗衣機一邊跟女兒說話,最后發現放水閥門沒開。她感覺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有一次,她外出看見一個年輕姑娘穿著米色外套和白色褲子,也想買,聽姑娘說是網上買的,她犯了愁——她不會網購。
家人沒教她怎么用手機支付,怕她操作不當。買菜時,有的用手機支付才能打折,她干著急,“你說我到現在還不會用,將來90%人都有手機支付,剩下我們這一小撥兒人怎么辦?”
手機程序里,她只會用今日頭條和微信,愛看國際新聞和養生類微信公眾號,閱讀時要戴400度眼鏡外加一個放大鏡。有一次,房樹琴看到手機里有教人購物的視頻,就跟著學,剛學一會兒就忘了,她不知道怎么重復播放,很想找人問問,能不能把教學內容印成文字,她去書店買,“今天忘了翻一翻,十次就記住了”。
在一篇有關“老年數字鴻溝”的論文中,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黃晨熹指出,老人對信息科技相關的生活掌控能力下降,將造成新的社會排斥和不平等。比如,老人更容易成為網絡謠言、網絡詐騙的受害者。
房樹琴常接到陌生人的電話。有推銷者給她打電話,介紹一家郊區的養老院,她坐對方的車過去一看,是個養蜂場,上百位老人被領到一間屋子里,被推銷蜂王漿產品。宣講者稱還在新疆建了分廠,廠子在“和田玉開發區”附近,隨后拿出一大棵玉白菜,稱不到2萬元。
房樹琴刷卡5000元,買了4盒蜂王漿和一棵玉白菜,回家后跟樓上樓下的鄰居炫耀“今兒賺大發了”。過了幾天,她一尋思有點心疼——每月退休工資才3350元——又要求退貨,錢被如數退回。
她接連收到過保健品公司寄來的產品手冊和收音機,有號稱化糖化脂的“紫蘇中藥油”,有“特別研發”的“阿膠首款原研國藥東阿長壽方”,還有稱能逆轉和預防致命疾病的“女媧神草·復合絞股藍營養餐”,房樹琴花4000元買了4盒這種營養餐,喝了一盒感覺味道不對,把剩余3盒退了。
宋德龍也遇到過這樣的推銷者。對方是大連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銷售經理,想跟他合作,租用店里的一塊場地,定時給老人講課,最好店鋪招牌上也掛上保健品的名字。宋德龍拒絕了,說自己定位很清楚,就是賣老年玩具。
未來
在玩具店,老人們會聊起未來——有一天臥床不起、走不動了怎么辦?
房樹琴給自己物色過養老院。她在超市收到一家養老院的傳單,跟著對方的車去看過,一層樓都是新裝修的房子,交6萬元能住5年。她跟三個女兒輪流征求意見。她們覺得這事不太靠譜,囑咐她不要被騙。后來,有朋友給她看另一家養老院的視頻,看老人們在里頭唱歌、拉手風琴,她很羨慕,但一想這樣的養老院每月交費肯定很高,她沒再打聽。
69歲的白貴玉不太敢想這個問題,他一直未婚,一人住在玩具店對面的小區。他在這里買過一副大號撲克牌、一個串珠手工包。他其實不需要玩具,只是覺得老板開店不容易,消費是為表示支持。
多數時間,白貴玉都在家里“搞發明”。據他說,他設計過飛機發動機的模型,并得過獎。他為治理沙漠設計過專門的設備,但由于財力不夠,做到一半就放棄了。他還發明過一款不吸水的游泳衣,并申請過專利,但推銷不出去,還要付專利維持費,把專利又注銷了。
白貴玉年輕時曾在北京星海鋼琴廠修樂器,陰差陽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
如今他即將70歲,常看電視里一個老人相親節目,發現好多老太太找對象都有物質要求,有人說得先給自己兒子買套房,才能往下談。白貴玉感覺社會越來越看重物質,對找到對象不抱什么期望。
一生未婚,白貴玉覺得有些遺憾,“追求幸福,追求一生最終落得幸福生活的旁觀者。”他在博客里寫。偶爾有網友叫他“爸爸”,他“幸福得幾天不知所以”。
但回憶這些年,白貴玉覺得很充實,家里有七八臺照相機,記錄著他日常生活的點滴。他在家里種過西瓜、冬瓜、葫蘆,綠色的藤爬滿了陽臺的護欄。
前幾年,白貴玉常在一家問答網站上答題,多是電力知識方面的問題。2010年,富士康工廠發生14起工人跳樓事件,他感覺很痛心,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想到了上網答題,“不管他提什么問題,我用我的知識來給他幫助”。
6年多來,白貴玉答過2.2萬多道題,收到過不少平臺的獎品,有指甲刀、U盤。后來,他找不到登錄密碼,答題就停了。
白貴玉擔心以后走不動怎么辦。有一次,他洗澡時摔倒,腦袋撞到馬桶蓋,暈了過去,后來花灑的涼水把他沖醒。那之后,他在臥室門口設計了一個自動報警器,若自己動彈不得,只要臥室24小時不開門,就自動給親人撥電話。但設計完后,白貴玉又覺得喪氣,“這東西就是給你死了之后預備的東西,你不煩嗎?”
白貴玉還把攝像頭安裝在陽臺上,想著以后不能動了,通過攝像頭看看外面。他前后買了很多攝像頭都不滿意,因為看得不夠遠,也不夠清晰。攝像頭最便宜的五六十元,最貴的七八百元,最近買的一個能看到窗戶對面300米外居民樓上的人。
房樹琴給白貴玉支招兒:把攝像頭對著屋里,給外面人直播自己屋內的情況,“人家一看這老頭今天沒動彈(就進屋來找你)。”話音剛落,在場的幾個老人哈哈大笑起來。
獨居的白貴玉越來越注重維護鄰里關系,他跟小區一個維修電腦的人成為朋友,家里電燈泡、電腦出故障,花盆搬不動,他就請對方來幫忙,作為回報,他常給對方女兒買零食吃。
也有養老機構找宋德龍談合作。一位自稱是天津一家養老院的“營銷總監”找宋德龍推薦顧客,許諾一個月能賺10萬元。此人說養老院里很高級,還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可以免費體檢,還能通過換血的方式讓老人變年輕,一次換血費10萬元。宋德龍一聽要忽悠老人換血,把對方打發走了。一家知名養老機構說,他們正在打造“旅游養老”模式,希望宋德龍給他們介紹老人過去體驗,可以從中拿提成,也被拒絕了。
宋德龍把全部心思放在找玩具上。他還沒摸索出老人感興趣的產品。店里有一款智能拐杖,能照明、聽音樂,老人跌倒了還能報警,他以為有銷路,把海報立在門口,但無人問津。他還進過集暖手、照明、玩小游戲于一體的手掌大小的充電寶,也沒人買。
店內銷量冠軍是一款35元的彈力軟軸乒乓球訓練器。這款玩具不占空間,盤子大小的金屬底座上插著一根高彈力軟軸,軸頂插著一個乒乓球。不少老人買回家和孫子孫女一起玩。
一位顧客跟宋德龍商量,家里有乒乓球,只買桿成不成?
很多老人舍不得花錢,“你標多少錢他都覺得貴”。標價10元的玩具,仍然有人討價還價。
很多時候,宋德龍需要教會顧客怎樣去玩。他發現,多數顧客都希望買到玩起來“不費勁”的玩具。他給很多人介紹過一款復雜一些的玩具,但老人們玩一會沒有成功,就放棄了。房樹琴第一次到店里時,對什么都感到新奇,跟著老板學玩“九連環”,第一天學會了,第二天又忘了。
還有顧客建議,擺兩桌麻將,宋德龍說麻將到處都有,玩時間長了對身體也不好。
一些不屬于玩具店的物件,也出現在店里,如茶壺、老磁帶。房樹琴拿來家里不用的手串、耳釘,讓宋德龍幫著出售,“沒人買就在這擱著吧!”白貴玉送來幾本無線電雜志,“感興趣的顧客可以翻著看看。”
宋德龍希望他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能有更多人開老年玩具店,老人們的娛樂需求得到更多重視。他計劃開網店,開拓更大市場。他想過注冊一個視頻賬號,直播店里的老人聊天,讓更多人關注老人的生活。今年春節,他打算照常營業,店里的花鳥魚都需要人照顧,有的老人,沒有子女在身邊,也能像平時一樣,到店里玩。
相關推薦:
- 另類的“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這里是老人主動聚集的空間也是爺爺奶奶的“星巴克”
- 北京將在晴朗升溫中迎接春節 晝夜溫差較大最高氣溫將達13℃
- 江南華南東部有明顯降雨 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
- 中華聯合旗下中華人壽斬獲“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三等獎”
- 初心敬時代 歲月成佳釀 品人民歲月 敬美好時代
- 《部落沖突》西安春節活動開幕!就在大唐芙蓉園
- 湖北職業護士網課學員增長14.6倍 付費用戶年均花費額排全國第五
- 101歲老母親給61歲兒子縫紐扣 每日必修課是讀錢報
- 筆記本里夾著畫,他是交通法規的“翻譯官”只要能避免發生交通事故就好
- 手機禁入校園亦喜亦憂!多了學習時間,少了線上溝通聯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