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全世界目光聚焦下如何打造世界賽事名城?成都發布建設機會清單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0-11-27 13:50:38

              如何打造世界賽事名城?成都發布建設機會清單

              成都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 大會提供圖片

              從成功舉辦第18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到入選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從成功申辦第31屆大學生運動會到世乒賽、男足亞洲杯、世界運動會等一系列國際賽事接連落地,成都這座連續多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全球賽事影響力也在悄然躍進。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成都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已躍升至28位,國際體育賽事指數位居全國第二位。26日至27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大運會執委會主辦的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成都在打造世界賽事名城之路上更具“信心”和“底氣”。

              乘風與破浪 辦賽之上力爭綜合效益

              借助一系列賽事的舉辦,成都體育產業在乘風破浪中行進。以一組數據為例,2015年成都體育產業收入392.24億元,2019年成都體育產業總規模達732.6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約258.7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52%,成都體育產業正在駛向平穩快速、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成都大運會相關周邊產品 大會提供圖片

              成都大運會相關周邊產品 大會提供圖片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同時也是成都大運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在此次大會主題演講中他認為成都提出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愿景高遠、路徑明晰,近年來舉辦多項國際體育賽事已經取得一定成果。

              于再清在世界體壇有著豐富的賽事領域經驗,曾多次對成都舉辦世界賽事寄予厚望。借助此次大會機會,于再清也提出更高希望:希望成都在辦好賽事的基礎上,通過營銷賽事取得經濟效益,更在經濟、文化、精神文明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首先要跳出體育看體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如是說。他認為,要想真正打造賽事名城,需要完善國際賽事之都的賽事體系,創建充滿活力的城市公共體育空間,在推動體育場景化、數字化建設的同時,更要推動體旅文商農的融合發展。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 大會提供圖片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 大會提供圖片

              體育賽事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與城市互動發展?上海體育學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海燕認為,首先要轉變體育賽事發展觀念,加強體育賽事的規劃與選擇,同時還要創新賽事管理模式,遵循品牌賽事的發展規律,塑造賽事的影響力,最后還要注重賽事評估與宣傳,這是品牌體育賽事打造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重要因素。

              打造世界賽事名城還要有更廣闊的視野。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林顯鵬建議,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還要做好頂層設計,對成都及周邊的縣城、衛星城進行定位,放眼成渝城市群、長江經濟帶。“比如,可以利用東安湖體育公園打造城市商業綜合體,打造夏季項目與冬季項目平衡發展的體育名城,推動體育主題公園的建設等。”

              筑巢與引鳳 機會清單釋放建設活力

              著眼未來,成都既要“筑巢引鳳”又要“引鳳筑巢”,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為全球投資者、企業和人才提供發展體育的入口和機會,而此次首次對外發布的“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就是一項重磅舉措。

              此次發布的世界賽事名城機會清單包含了賽事活動合作、體育消費場景建設、文旅體融合、項目投融資建設、產品和服務等五大類別,共141個具體合作項目,其中第一類賽事活動合作項目37個,第二類體育消費場景(場館)建設及運營項目53個,第三類文商旅體融合類項目17個,第四類投融資建設類8個,第五類是產品及服務類項目26個。

              大會現場 大會提供圖片

              大會現場 大會提供圖片

              具體而言,第一類37類賽事活動合作項目包含成都馬拉松、中國網球巡回賽等國內外知名賽事活動,第二類53個體育消費場景(場館)建設及運營項目包含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體育中心項目等在建項目,錦江江灘公園等已建成項目以及其他待建項目。

              從“我們要什么”向“我們有什么、還需要什么”,據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平江介紹,這份清單正是成都市積極轉變體育發展理念,主動走出去的體現。

              國際大體聯秘書長兼首席執行官艾瑞克·森超遠程向此次大會致辭。他說,盡管目前世界依然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但成都在大運會籌辦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強的毅力和努力。“明年大運會將是成都向全世界展現出其作為重要賽事名城的絕佳機會,全世界目光將聚焦成都,極大助力成都打造世界賽事名城。”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14 676 113@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