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社會 > > 正文

              人力資源部發布第三批新職業:96.1%受訪青年表示如有機會愿從事新職業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0-07-28 08:34:37

              62.5%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能激勵勞動者從更多角度拓展個人價值

              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0名18-35周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6.1%的受訪青年直言如果有機會,愿意去從事新職業。62.5%的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能激勵勞動者從更多角度拓展個人價值。76.8%的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需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

              95.1%受訪青年對新職業有興趣

              北京某高校計算機專業大三學生彭杰(化名)對記者說,自己打算考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生,“我注意到,很多高校近幾年都開設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生課程,我的專業是計算機,應該能較好地銜接”。

              劉淳(化名)今年讀大二,是北京某高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學生,她計劃從事新職業。“我們這個專業是學校新開設的。培養方案介紹,未來我們可以選擇的職業有大數據分析師、大數據架構師、大數據可視化等,這些都算是近幾年比較新型的職業”。

              調查中,95.1%的受訪青年對新職業有興趣,其中27.2%的受訪青年興趣非常大。

              96.1%的受訪青年直言如果有機會,愿意去從事新職業。62.5%的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能激勵勞動者從更多角度拓展個人價值。

              彭杰認為,新職業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而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像人工智能,現在在日常生活中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如果我能成功考上并學好人工智能專業,在就業上也會有更強的競爭力”。

              江西某高校大二學生胡曉樺(化名)認為,新職業的人才缺口大,是未來幾年很好的擇業方向,“新職業得到發展,從業人員也能得到社會更多的認可,會鼓勵他們積極實現自我價值”。

              調查中,78.3%的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是應新發展形勢和經濟業態而生,56.0%的受訪青年認為新職業是職業藍海,有更多發展機會。

              促進新職業發展,76.8%受訪青年認為需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

              胡曉樺表示,近幾年不斷開發的新職業,涉及眾多行業領域,讓在校大學生的職業選擇更加多元化,更能結合自身興趣選擇職業方向,促進優質就業。

              北京某高校新聞學院本科生曲瑩(化名)認為,新職業的開發勢必會促進高校開設對應的新專業,逐漸形成成熟的人才培養、就業體系,一定程度上減輕一些人對新職業發展前景的顧慮和擔憂。

              新職業出現,調查中,67.0%的受訪青年認為高校會相應調整專業設置,65.2%的受訪青年認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會更自主多元,58.7%的受訪青年覺得能夠改變人們傳統就業觀,消除就業偏見,46.0%的受訪青年認為能引領職業教育改革。

              劉淳希望能加強新職業對應的專業。“在學科和人才培養上,我希望高校多了解市場需求,對應培養人才,同時為學生做好學校與企業的對接工作,多提供一些對口的實習機會。像我這個專業是學校新開設的,能感到老師也在不斷摸索。我們在實習中,有些企業就不了解我們的專業,我們也不知道專業在職場上有哪些實際需求,怎樣發揮專業特長”。

              胡曉樺指出,新職業的良好發展,不僅需要高校做好專業體系構建,還需要市場的認知和行業企業的職位設定,讓新職業真正落地。“新職業會涉及新興領域,在規范化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完善行業標準等配套措施”。

              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表示,從人才培養和新職業穩妥落地的角度看,不但需要社會動員、引導考生選報這些新興專業,也需要高校盡可能創造良好的人力、財力條件,辦好這些專業。此外,還要加強培養過程中高校與廠企、社會的合作,采取“訂單式”培養、“實訓”式教學,盡可能在教育資源還不夠豐富的情況下,培養能夠勝任工作的專業人員。

              要促進新職業發展,76.8%的受訪青年認為需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67.9%的受訪青年建議對新職業從業者開展業務素質培訓,56.7%的受訪青年希望設立恰當的準入門檻。

              受訪青年中,本屆高考生占27.3%,在校大學生占45.8%,職場人士占26.1%。(記者 杜園春 孫山)

              責任編輯:

              標簽: 新職業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