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中德產業合作前景廣闊 專家吁務實合作應對全球經貿挑戰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5-04-15 08:56:29
              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增長1.4%。中歐經濟高度互補、利益緊密交融,推動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

              作為中歐關系的“壓艙石”,中德經貿往來密切。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關稅政策沖擊,兩國如何進一步拓展合作?近日,“中國與德國制造業的合作與競爭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就中德在電動汽車、數字化與人工智能、創新政策等領域的合作與競爭進行探討。

              制造業大國的“互補密碼”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區域國別研究院中德經貿研究中心主任史世偉指出,德國在機械制造、化工制藥和汽車領域具有優勢,中國在電氣和信息技術工業、紡織服裝等方面實力突出。目前,雙方在工業數字化轉型上合作良好,并在積極拓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及新能源合作。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工業經濟所國際合作研究室主任徐侃表示,德國較早出現產業集群概念,中國可借鑒其經驗,通過優化政策銜接、推動共享創新模式等,助力中小企業降低創新成本與風險,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秘書長龐廣廉指出,巴斯夫、默克等德企看好中國市場潛力,持續加碼在華投資。未來中德、中歐不僅可以加強生命科學、清潔能源產業合作,在循環經濟、數字化、標準化等領域也大有可為。

              務實合作共破關稅困局

              最新消息顯示,中歐近期在電動汽車價格談判、市場準入、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等方面展開接觸,已取得初步共識。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指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在歐洲市場份額擴大,部分歐洲國家出現擔憂,但事實上,中國的產業發展順應全球市場需求。他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內部,中歐在軟硬件技術研發、動力電池與生產、新能源配套設施等領域具有合作空間。面對美國的制造業回流政策和關稅壁壘,中歐合作的必要性進一步凸顯。

              對于歐洲所謂“去風險”戰略,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主任孫彥紅呼吁,歐洲應破除以價值觀、意識形態為標準選擇合作伙伴的觀念,以務實態度開展對華合作。

              “中德經濟相互依賴,德國不會放棄中國市場。”史世偉表示。

              多位專家看好兩國深化合作的潛力:德國制造業實力強、工業產品質量較高,而中國在數字基礎設施、市場規模、應用場景上優勢顯著。未來,在可持續發展、新興產業融資、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中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