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環球快看:基民犀利發出2023開年十問 5位基金經理直播間現場“攤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23-01-30 13:59:50

              “2022年基金虧成這樣,2023年會好嗎?”


              (資料圖片)

              “2022年的投資情況,對于基金經理來說算什么?虧成這樣基金公司有責任嗎?”

              “很多人為了穩妥只買了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但還是虧了,你們怎么定義中低風險?”

              ……

              數據顯示,2022年,僅有不足5%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在2022年的收益為正。賺錢效應不佳,市場反復波折,不僅考驗著基民們的心態和定力,也考驗著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和判斷力。直面基民如此犀利的提問,又該如何見招拆招?

              2023年開工第一天,直播間請來了國泰基金梁杏、富國基金張子炎、財通資管易小金、銀華基金王浩和招商基金張林五位基金經理,由資深媒體人易立競代表廣大網友提出問題,直面網友“2023年關于投資的十個問題”,以對談的形式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也從專業的角度為基民解答投資困境、市場行情、熱門板塊預測等熱門關注,為全網基民帶去投資行業的硬干貨。

              2023基金整體看好

              2022年是基金市場非同尋常的一年。從宏觀上來看,由于全球高通脹引流動性快速收緊、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供應鏈產業持續調整等外部因素,與疫情反復、消費疲軟、經濟預期轉弱等內部因素交織,整體基金市場還是受到一定影響。

              反映在投資市場,A股三大股指也出現大幅下挫,深市股指跌幅均超20%。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年分別下跌15.13%、25.85%、29.37%。

              市場的走弱也導致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整體表現平淡,且呈現出更加復雜的震蕩分化態勢。

              “基金虧成這樣,今年會好嗎?應該怎么投?”

              泰梁杏指出,“2022年黑天鵝事件頻發,基金經理想幫助基民賺到錢,需要有跑得贏市場的底氣、跑得贏同行的勇氣,以及跑得贏大環境的運氣,也就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這對基金經理而言確實是非常大的考驗。好在經濟復蘇的趨勢已經到來,目前國內市場‘消費、投資’兩駕馬車蓄勢待發,醫藥、影視、汽車等板塊值得看好?!?/p>

              財通易小金則表示,“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2023年大概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目前,線下消費、交通出行正在快速復蘇,實體經濟、服務業也將迎來春天,政企攜手陸續從產業、貨幣政策和規劃的層面上促進消費,重新沖進高速增長的賽道,這也為投資市場提供了比較好的一個托舉?!?/p>

              明年市場的熱門板塊有哪些?半導體、醫藥行業走勢如何?

              首先,盲目炒作不可取,還需從大政策上入眼。招商張林表示,“除開2023年相對樂觀的宏觀經濟層面,很多微觀的經濟體也會發生大變化,第一類就是和擴大內需息息相關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住房改善性需求等產業;第二類則是和消費鏈、產業鏈密切相關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食品飲料、醫美、消費建材、家居家電等。”

              從2021年底開始,半導體行業需求不佳,投資行情一路下行,但是就目前來看,“半導體行業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恢復景氣,國產替代值得重點關注。”

              財通易小金則重點探討了2023年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醫藥板塊兼具科技股和消費股屬性,一方面,目前醫藥板塊整體估值水平在25倍左右,縱向對比過去十年處于中位數以下;此外,政策的優化也為醫藥行業帶來了更多積極變化。不管是短期內感冒藥、退燒藥、抗原居家檢測等需求的拉動,還是長期來看以消費醫療、擇期手術為代表的需求,相信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醫療行業中長期的發展值得看好?!?/p>

              經濟會上行下行,股市有牛市和熊市,經濟和股市基金的本質,都是周期。富國張子炎坦言,“判斷市場很難,但是可以判斷的是2023年正處在周期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拐點位置。這也是為什么基金經理對2023年普遍持有樂觀態度的內在原因?!?/p>

              更需要和時間做朋友的耐心

              針對投資者關心的普遍虧損,以及后續如何投資的問題,5位基金經理們也給到不同的投資者們相應的建議,希望基民朋友能科學投資,用耐心去等待收獲。

              年輕人工資不多,應該投入基金嗎?投入多少合適?基金養老靠譜嗎?

              針對工作時間不久的新手基民,學會如何配置籃子里的雞蛋是重中之重,“你不理財,財不理你?!?strong>國泰梁杏建議,年輕人第一步要適當儲蓄;第二步,可以把可支配收入的10%到50%投到權益資產上,再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年齡去進行設定。

              財通易小金也建議基民越早學習理財越好,但投資前需要明確兩個問題:一、你的理財目標是什么?二、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配置方案匹配嗎?年輕人一定要控制好高風險的資產,比如股票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建議基民選長期有空間的賽道和認可的基金經理做定投。

              針對年輕人普遍關注的養老規劃投資,基金經理普遍認同“養老要趁早,但不要焦慮”!養老投資其實是生命周期投資,基民需要綜合考慮自身經濟情況、風險偏好和最高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也要有長期堅持的耐心。

              一買就虧一賣就漲是為什么?

              針對目前尚處于虧損的投資者,基金經理則建議大家調整好心態,用正確的方法堅持長期投資,比如選擇長期業績優秀、經歷過幾輪市場行情波動、見過大世面的基金經理來構建自己的組合。其次就是要定投,定投才能避免成為被這個市場圍剿的主角。

              富國張子炎分析指出,“一買就虧、一賣就漲”問題的本質在于三點:一、市場的原因,普遍來看,市場的快速上漲通常發生在20%的時間,剩下的80%的時間就是非常平淡的震蕩。如果執著于尋找一個最好的點進場或者離場,就很有可能會錯過20%的快速上漲時間,可以通過定投等方法把它平滑掉;二、產品的原因,是否是因為這只基金產品的特征、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跟自身投資需求不匹配,如果是可以多去分散配置;三、投資者操作方式的原因,科學理性的投資態度能為我們增加盈利,只要投資的時間足夠長,就會發現這些波動長期來看,其實都是一個非常小的波動。

              責任編輯:

              標簽: 基金經理 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偏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