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東吳基金陳軍:2023年多重利好共振 A股向上機會更大

              來源:中國基金報 時間:2023-01-23 09:14:30

              大家好,我是東吳基金總經理陳軍,金虎辭舊,福兔迎春,首先祝各位投資者新歲平安,萬事順遂?;赝^去一年,震蕩或為A股關鍵詞,走過頻繁波動的2022年,我們對2023年權益市場仍然滿懷信心。站在新春開年,我想從流動性、基本面和估值三個角度和各位投資者分享A股新年市場觀點。

              在國內外重重壓力下,A股在2022年經歷了大幅波動,全年整體呈現下行。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有望是否極泰來的一年,A股向上機會可能大于向下風險。我們對2023年A股樂觀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了流動性、基本面和估值三個方面有較大概率共振改善。

              流動性往往是A股的核心驅動力之一。2022年A股承壓的主因之一是美聯儲持續加息貨幣緊縮,Wind數據顯示,2022年3月至12月,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限從0.25%大幅加至4.5%,包括比特幣、美股等全球風險資產普遍大跌,A股自然也難以幸免。美國通脹是美聯儲加息的核心影響因素,當前俄烏沖突對全球大宗商品的影響逐漸弱化,全球大宗價格進入下行區間,美國CPI從2022年6月的9.1%下行至2022年11月的7.1%,呈現通脹加速回落態勢。美聯儲本輪加息周期有望在2023年一季度結束,甚至不排除2023年下半年美聯儲轉而降息的可能性??紤]到國內通脹無虞且有穩增長壓力,2023年國內貨幣政策大概率維持中性偏寬松。所以2023年流動性層面對A股而言可能是較為明顯的邊際改善。


              (資料圖片)

              基本面方面,2022年國內經濟主力是出口和基建支撐,但受大環境和房住不炒調控政策影響,國內消費和地產承壓。2023年國內經濟驅動力可能會發生切換,當前國內疫情政策放開,從資本市場視角看沖擊比較大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消費場景也在逐步修復,消費對經濟的作用也有望從拖累項轉為驅動項。此外,疊加地產政策修復,大概率可以對沖出口下滑的影響,2023年國內經濟有望觸底并適度修復。經濟基本面的觸底節奏和A股盈利節奏的歷史經驗也相吻合。經驗表明A股盈利下行周期一般8個季度,本輪從2021年Q1至今A股盈利已下行6個季度,按經驗2023年一季度或之后A股盈利有望觸底回升。

              估值方面,A股當前估值處于偏低水平,從股債收益差視角看,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剔除金融的股債收益差處于過去三年均值減去1.4倍標準差的位置,這意味著A股在經歷2022年各種負面因素打擊后已接近負2倍標準差的相對極端低估位置。

              流動性邊際改善、基本面有望觸底并修復、估值處于相對低位,2023年的A股有望多重利好共振,向上機會可能相對更大。

              風格和行業層面,我們認為2023年可能是價值搭臺,成長唱戲。短期市場風格可能更偏向價值方向,但中期成長風格有望延續。一方面在疫情放開驅動下,出行及線下消費有望實現困境反轉,近期市場已經提前演繹過這一邏輯。另一方面,“三支箭”或將推動地產修復。但考慮到當前基本面和資金面與2016年-2017年價值股的市場行情差異較大,中期更關注成長風格的延續。

              成長領域中,一是重點關注安全自主可控領域,主要集中在TMT行業中,主要邏輯是“二十大”對安全領域的重點強調、全球半導體周期有望在2023年觸底、中美摩擦持續對自主可控的需求延續。

              二是重點關注清潔能源中的新技術和高景氣方向。清潔能源經歷了過去數年的β市場行情后,2023年的β可能將弱化,但α可能仍然較多。比如各種新技術方向,尤其是復合銅箔、異質結、鈣鈦礦等細分賽道有望持續演繹。高景氣方向可能主要是光儲,尤其是儲能,目前全市場對比下來,長期空間、短期景氣度、確定性三者兼具的可能就是儲能賽道。

              三是長期重點關注消費、醫藥、高端制造的成長機會,從需求端看這些領域市場空間可能較大,從供給端看中國擁有全球較龐大的工程師紅利,參考海外經驗,這些領域中有望誕生優質公司。(行業僅供參考)

              新的一年,東吳基金將繼續堅持以持有人利益為先的原則,在波動的市場中,用國際的視野,用長期的、歷史的視野、用產業的視野不斷鍛造權益投研能力,堅守成長的風格,努力享受時代紅利。

              簡介

              陳軍:東吳基金總經理, 24年證券從業經驗,15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金融學碩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

              責任編輯:

              標簽: 東吳基金 這些領域 數據顯示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