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世界聚焦:近十年主動權益冠軍基金盤點:“冠軍魔咒”頻現 高收益率難保持

              來源:中新經緯 時間:2023-01-08 08:05:42

              在2022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排行爭奪戰中,萬家基金黃海管理的基金在行業普遍收益較差的情況下一騎絕塵,早早鎖定勝局。最終,他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分別以48.56%、43.66%的收益率,成為2022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與亞軍。

              不過,冠軍每年都有,但長跑冠軍卻并不多。中新經緯梳理發現,2012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冠軍產品,在奪冠后都未能持續保持住高收益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歷年收益率波動也較大。而且,在2022年的弱市中,這些產品基本都出現了不小的虧損。

              黃海最新發聲 考慮購買化工、建材股


              【資料圖】

              2022年A股的表現整體欠佳,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分別下跌15.13%、25.85%,29.37%。股市不振,主動權類基金的收益自然慘淡。據數據顯示,剔除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當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實現正收益的僅有121只,占比3.3%。

              但就是這種情況下,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萬家精選A卻實現逆風翻盤,2022年的收益率分別為48.56%、43.66%、35.51%。這些基金能取得如此好的收益,外界多認為是黃海踩中能源價格上漲和地產行業復蘇的風口。

              從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的持倉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海油、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淮北礦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華陽股份、金地集團、迎駕貢酒,大多都為能源股。而在2022年一季度報告中,除了能源股,前十大重倉股還有保利發展、金地集團、萬科A、新城控股,二季度中有保利發展、金地集團、建發股份。

              黃海在1月6日的公開致信中總結道,他在2021年下半年曾判斷,未來會是一個震蕩趨弱的市場,要用弱市思維來操作,因此,具體布局上傾向于能源和地產,一個應對通脹,一個應對經濟增長。至于做多能源股,他稱,“我從2021年三季度就開始布局供需失衡緊張、估值不高且具有分紅潛力的煤炭板塊。”

              不過,黃海管理的上述三只基金的規模都不大,合計不超過40億元,也就是說,2022年高收益也只有少部分投資者能夠分享。對于2023年的投資策略,以煤炭股為代表的能源資源品仍然確定性較高,低估值、低負債、高分紅、高現金流的資產非常稀缺。一旦經濟慢慢復蘇,可以考慮買一些更有彈性的中游,比如化工、建材。

              冠軍寶座難守 歷年收益波動較大

              踩中風口容易,但長久都能保持高收益卻不好做到。中新經緯梳理發現,2012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冠軍產品,沒有能夠成功守擂的,它們在奪冠后也未能持續保持住高收益率。

              2021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由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當年的收益率高達119.42%,但到了2022年,該產品卻虧損26.02%。同時,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的資產凈值由2021年年末的258.16億元降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168.24億元,降幅接近90億元。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新經濟是2021年主動權益類基金亞軍產品,當年收益為109.36%,但同樣,2022年虧損22.36%。

              光伏和鋰電池是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的投資主線,但從2021年四季度以來,光伏、鋰電池相關股票已經顯現疲態。2022年三季度報告中,崔宸龍表示,三季度行業整體波動放大,但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將會繼續堅持上述的投資主線,在市場波動中堅持長期投資理念,陪伴行業與優秀企業共同成長。

              2020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是由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混合,當年的收益為166.56%,而由趙詣管理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在2020年的表現也十分搶眼。

              2021年,農銀匯理工業4.0的收益保持得相對不錯,為43.96%。但到了2022年,該基金也沒能擺脫“冠軍魔咒”,收益轉為虧損,為-27.48%。2022年農銀匯理工業4.0重倉的是新能源、TMT、醫藥等股價調整較大的行業,可想而知,收益不會好。

              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包攬了當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的前三名,廣發雙擎升級以121.69%榮登冠軍,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分別以110.37%、106.58%的收益率拿下亞軍、季軍。目前這三只基金仍由劉格菘掌管,但收益率一路走低,廣發雙擎升級2020年-2022年的收益率分別為66.36%、4.41%、-23.90%。

              2018年,全行業總冠軍是債券型基金鵬華豐融定期開放債券,當前的收益率為16.79%。2018年混合型基金業績排名第一是長安鑫益增強混合A,收益率為14.18%,2019年-2022年的收益率分別為11.83%、3.4%、4.69%、3.14%。2018年以后的幾年,長安鑫益增強混合A的業績不算突出,但由于2022年行業收益普遍下降,其3.14%的正收益也算優秀。

              2017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是東方紅睿華滬港深,當年收益率達到67.91%。2018年-2022年的五年間,該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21.97%、50.89%、42.20%、-8.92%、-24.65%,收益波動較大,只有2019年、2020年維持了不錯收益,其余年份均告負。

              2012年-2016年,奪得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的產品分別是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混合A、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工銀金融地產混合A、易方達新興成長混合、圓信永豐優加生活,當時的收益率分別為31.7%、80.38%、102.49%、171.78%、17.96%。但是,它們在奪冠后的一年,收益率都明顯走低。

              “風口式”奪冠不長久 長跑不爭一時之先

              對于歷年主動權益類冠軍基金,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行業分析師對中新經緯表示,這些產品能夠在各自年份脫穎而出,除了基金經理自身能力突出以外,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就是踩中了當前的“風口”,實現了收益的大幅增長。

              據統計,2022年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煤炭和綜合2個行業錄得正收益,漲幅分別為10.95%、10.57%,煤炭行業維持全年的強勢表現。也正是這個原因,重倉煤炭股的黃海能在2022年大放異彩。

              同樣,2021年押寶光伏和鋰電池的崔宸龍,在2022年上述行業進行調整期后,業績大不如前。2014年的冠軍產品工銀金融地產混合A,正是趕上了當年四季度貨幣政策的持續放松,特別是11月降息后金融和地產行業股票大幅上漲,基金凈值增長率實現了大幅度提升。此后,該基金的收益未能持續出彩。

              部分券商對冠軍基金和高收益基金進行過分析,并認為,一些基金不能保持長期高收益,與奪冠后基金經理變更有一定關系。事實上,近十年的主動權益類冠軍基金中,就有多位基金經理發生變更。比如,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混合是2020年業績冠軍,趙詣于2022年3月離職,并在之后加盟泉果基金。更早之前,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奪得2013年的冠軍,他于2018年6月離職,并進入私募行業。

              國元證券在2022年12月份的研報中稱,近年來市場行情以β為主,而不同年份市場風格的切換對投資風格較為極致的基金影響較大,在每年排名上顯示為相鄰年份業績反差較大,即所謂的“冠軍魔咒”,而處于市場中部的基金大多β較低,以獲取α為主,α較β更加穩定,受市場風格切換的影響較小,在每年業績排名上顯示為具有一定的延續性。

              對于投資者來說,并不需要刻意對冠軍基金進行追捧,那些能連續取得不錯排名的基金就是不錯選擇。國元證券稱,長跑不爭一時之先,基金持續每年獲得中位數排名則長期可以領先,每年小幅超越中位數則長期可以進入頭部,比如每年穩定在60%排名分位數,則長期排名可以達到90%左右。

              責任編輯:

              標簽: 混合型基金 公用事業 金地集團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