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世界報道:多地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預計7月京津冀等地降水較常年偏多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22-07-06 08:05:20

              7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


              (相關資料圖)

              降水

              黑龍江大部、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福建南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東南部、西藏西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5成

              氣溫

              除華南、西南地區東南部、華東南部局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余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臺風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2~4個熱帶氣旋(中心風力≥8級)生成,接近常年同期(3.8個)到偏少;其中1~2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登陸個數接近常年同期(1.8個)

              7月氣象服務提示

              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做好防暑降溫及供電應急準備

              防范氣象干旱做好森林防火

              防范臺風災害

              防范天氣對農業的不利影響

              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

              全國降水偏多

              平均降水量112.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9.1%

              廣東英德(292.9毫米)等12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氣溫創歷史同期新高

              全國平均氣溫21.3℃,較常年同期偏高0.9℃,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

              24日河南焦作最高氣溫達43.3℃;25日河北靈壽達44.2℃

              強對流天氣頻發

              全國共發生8次強對流天氣過程

              22-24日,南京江寧最大小時雨量達118.8毫米,河北保定出現36米/秒的大風

              發布預警信息增加

              6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6.6萬條,同比增加42.2%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新京報訊 (記者王景曦)7月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6月天氣氣候特征和7月氣候預測情況。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王亞偉介紹,預計7月,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福建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至5成。此外,預計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有1至2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

              預計7月,東北、內蒙古中部、華北大部、華東北部局部和南部、華中南部、華南、西南地區東南部、西藏西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龍江大部、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福建南部、廣東、廣西、海南、云南東南部、西藏西部偏多2至5成。

              氣溫方面,預計除華南、西南地區東南部、華東南部局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國其余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另外,7月臺風數量接近常年到偏少。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2至4個熱帶氣旋(中心風力≥8級)生成,接近常年同期(3.8個)到偏少;其中1至2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登陸個數接近常年同期(1.8個)。

              王亞偉提示,7月份,要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東北、內蒙古中部、華北大部、華東北部局部和南部、華中南部、華南、西南地區東南部、西藏西部等地應加強防范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及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此外,華東中部和北部、華中中部和北部、西南地區東北部等地需要關注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的供電應急準備工作。

              7月份還要防范臺風災害。預計7月中旬還將有臺風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東部沿海,需要防御臺風帶來的強降水、大風和風暴潮災害。

              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方翔表示,7月正值暑假,大家有很多出行安排,也是災害性天氣高發的季節。大家出行前要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當預報有暴雨、強對流、臺風、高溫等天氣時,及時調整出行計劃,避免外出,尤其是不要前往山區、河道等次生地質災害易發的區域。

              解讀1

              今年我國季節進程呈現偏早特征

              6月我國進入主汛期,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12.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9.1%。吉林、遼寧、山東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汛期降雨量是不是越來越多了?是否受“拉尼娜”事件影響?北方雨季什么時候到來?記者采訪了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對上述問題進行解讀。

              汛期的降雨量是越來越多了嗎?肖潺解釋,“偏多”代表的是降雨量相較常年的波動,目前從整體統計情況來看,汛期降水量并沒有全面增加的趨勢。

              “今年來看,季節進程呈現出了偏早的特征,今年華南前汛期于3月24日開始,較常年(4月9日)偏早16天,并且持續時間偏長。”肖潺介紹,今年春季以來,南海夏季風爆發時間及我國主要雨季(華南前汛期、西南雨季、江南梅雨、長江梅雨)開始時間均較常年偏早。

              以氣候標準來看,正常的季節推移,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持續時間也不能太長?!爱惓5那闆r,比如雨帶走得特別慢,在某地停留時間過長,那可能就會造成當地的洪澇災害,相對應雨帶沒有到達的地區就會有干旱。”肖潺說,目前,雨帶到了江淮,馬上要移到北方,“今年汛期預計北方降水會偏多,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5日、6日,北方有一次降雨過程,如果這次降水量比較大,北方可能提前進入雨季。”

              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續,這為今年我國雨季進程偏早提供了重要的氣候背景。本次拉尼娜事件于2021年秋季開始,今年已是連續第二個拉尼娜年,預測拉尼娜事件可能“三連”。

              肖潺介紹,春季以來,拉尼娜呈現出緩慢衰減的特征,目前仍在持續。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發生的夏季,東亞夏季風容易偏強,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容易偏北,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較大。

              “但拉尼娜對氣候的影響比較復雜,除了拉尼娜事件以外,我國氣候異常還受其他海區(如印度洋、大西洋等)海溫變化,以及積雪、極冰等因素的影響,其演變和氣候影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后期還要密切關注拉尼娜事件的發展,以及對氣候的影響?!毙やf。

              解讀2

              6月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王亞偉介紹,剛剛過去的6月,全國降水偏多,共發生8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全國平均氣溫為21.3℃,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

              王亞偉介紹,暴雨導致多地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南方出現4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廣東英德(292.9毫米)等12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26日-30日,北方出現入汛以來首次大范圍降雨過程,山東、河北、河南有26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6月極值。

              6月,全國共發生8次強對流天氣過程。6月11日-14日,華北、黃淮等地遭遇雷暴大風、冰雹和短時強降水;22日-24日,河北、江蘇等地遭遇雷暴大風、冰雹和短時強降水,南京江寧最大小時雨量達118.8毫米,河北保定出現36米/秒的大風。當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6.6萬條,同比增加42.2%。其中,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同比增加3.8倍和1.3倍。

              氣溫方面,6月全國平均氣溫為21.3℃,較常年同期偏高0.9℃,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河南、陜西、甘肅、寧夏、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6月高溫天氣有極端性強的特點,6月13日-28日,我國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其中北方地區高溫強度大、范圍廣。

              (文章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