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個人“碳賬戶” 你開了嗎?不僅有額外權益 還能降低貸款利率

              來源:上海證券報 時間:2022-03-19 13:41:08

              綠色出行,舊物回收,開通電子賬單,生活繳費網上辦……試想,當各類場景中的減排行為被換算為銀行賬戶中的積分,用于換取一定權益,你還會認為踐行綠色環保理念遙不可及嗎?

              在多地“試水”碳普惠平臺的同時,部分商業銀行正針對自身用戶探索推出個人碳賬戶,并以此為抓手加大綠色金融產品供給。

              近日,中信銀行面向個人用戶推出的“中信碳賬戶”已啟動內測。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日照銀行等也已布局。

              業內人士表示,個人碳賬戶設立還處于起步階段,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個人碳賬戶引導用戶形成綠色低碳意識,未來也有可能為銀行自身帶來流量,并為碳普惠機制的形成積累經驗。

              通過個人碳賬戶倡導綠色低碳生活

              通俗意義上,個人碳賬戶可以記錄、量化個人的節能減排行為。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就被視作個人碳賬戶類型的應用。

              銀行建立個人碳賬戶,可以發掘銀行賬戶系統包含的綠色支付、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等數據畫像,發揮金融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進一步增加綠色金融零售產品供給。比如,“中信碳賬戶”聚焦該行信用卡客群,通過用戶授權自動采集個人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低碳行為數據,并通過科學計量方法累計個人碳減排量。

              據“中信碳賬戶”核算預測,每年中信銀行信用卡用戶通過在線金融服務方面的低碳行為,累計可減少約200萬噸以上的碳排放。

              與此同時,銀行在個人碳賬戶設計中植入激勵機制,倡導綠色低碳生活。3月初,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公示了建設銀行基于“碳賬本”的個人金融服務的有關信息。

              建設銀行擬打造客戶的個人“碳賬本”,并基于“碳賬本”提供信用卡額度升級、分期福利、銀行卡消費折扣、支付優惠、積分商城權益兌換等個人金融服務。

              以個人碳賬戶為抓手,銀行也得以創新更多綠色金融零售產品。比如,衢江農商行依托個人碳賬戶,創新推出“點碳成金貸”。

              “點石成金貸”根據個人綠色金融行為碳減排量計算個人碳積分,將客戶分成“深綠”“中綠”“淺綠”三個等級,在授信額度、貸款利率、辦理流程方面提供差異化的優惠政策。

              去年,從事農機經營的農戶孫建忠,就因為被認定為“深綠”客戶,從衢江農商行獲得了30萬元年利率5.7%的信用貸款,三年可比同類客戶減少利息支出2700元。

              但區別于中信銀行、建設銀行自身建設個人碳賬戶或碳賬本,“點石成金貸”主要參考了衢州市綠色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平臺中的個人碳積分。

              作為全國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衢州市2018年就已率先試點銀行“個人碳賬戶”。不久前,人民銀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聯合浙江省金融學會、浙江省標準化協會,制定并完成全國首個銀行個人碳賬戶省級團體標準的落地。

              事實上,多地政府已陸續籌劃、推出可以記錄居民綠色低碳行為的碳普惠平臺。比如,成都市政府推出“碳惠天府”小程序,市民可通過綠色出行、參與低碳活動以及在低碳場景消費獲取碳積分,并通過積分兌換普惠商品或服務。

              多地推動碳普惠機制建設

              碳賬戶是打造綠色低碳銀行切入點

              當前,多地正推動碳普惠機制建設,而對于個人碳賬戶的探索正是其組成部分。

              去年11月,深圳市政府印發《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具體量化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節能減碳行為并賦予一定價值。

              該方案還明確,要建立健全深圳碳普惠體系相關金融支持政策。比如,探索開設個人碳賬戶、發行碳信用卡等,建立與個人低碳行為掛鉤的信用體系等。

              為打造上海碳普惠“樣板間”,《上海市碳普惠機制建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探索建立區域性個人碳賬戶,提升公眾對自身節能降碳行為的感知,為公眾參與碳減排活動提供多元化的路徑選擇。

              在人大重陽助理研究員趙越看來,個人碳賬戶的本質是一種普惠機制,并非是要利用個人碳賬戶達到直接減排,而是通過個人是綠色行為來提供獎勵,同時這也是個人碳賬戶的最大優點,從消費端減少碳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樣在生產端對碳排放進行管控。

              那么,商業銀行探索個人碳賬戶,對銀行和個人客戶而言有何顯著優勢?

              中誠信綠金科技董事總經理高衛濤表示,商業銀行不僅可以通過信貸支持綠色產業,還可以利用個人碳賬戶引導用戶形成綠色環保意識,通過積分兌換等激勵機制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讓用戶逐步養成綠色消費習慣。未來,個人碳賬戶也可能為銀行自身帶來流量,并為碳普惠機制的形成積累經驗。

              “碳賬戶是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碳減排核算可操作、可計量、可驗證方面的重要探索,是綠色低碳銀行打造的重要切入點。”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認為,銀行可以通過碳賬戶引導個人客戶綠色低碳生活。而且,當碳賬戶與一定的權益掛鉤,也能以此作為客戶營銷的新入口。

              楊海平稱,商業銀行建立碳賬戶的數據來源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依托多源收集碳減排行為數據,包括行內外數據,這種情況下碳賬戶數據相對準確;另一種是基于行內數據,這種情況下碳賬戶數據只能反映客戶局部的碳減排行為。實踐中也多見地方政府與商業銀行合作搭建碳賬戶平臺的情況,更便于實現多源碳減排數據的收集。

              “銀行目前還處在個人碳賬戶的探索階段?!备咝l濤認為,現階段受制于數據的來源,覆蓋范圍較為有限,但銀行的最終目的在于引流,要盡可能吸引用戶參與,應從完善產品開發、創新應用場景、宣傳引流的整個鏈條進行相關配套,同時也要注意數據獲取的合法性,做好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讓銀行自身和用戶獲得雙贏。

              總體看,當前以綠色消費信貸、綠色信用卡、綠色存款等為代表的綠色零售產品陸續推出,但供給依然不足。中國銀行行長劉金曾建議,科學量化形成碳減排數字賬本,依據客戶的綠色評分給予特定支持或授信優惠;創新推出個人綠色信貸和綠色存款產品,與消費金融、科技金融、鄉村金融、生態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

              標簽: 綠色金融 貸款利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