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熱點 > > 正文

              美國液化天然氣救場 歐洲氣荒還是要看俄羅斯臉色?

              來源:界面新聞 時間:2022-01-15 09:17:08

              歷史性低庫存、與俄羅斯矛盾升級、法國核反應堆檢修、“亞馬爾-歐洲”管道繼續反向送氣,歐洲的天然氣危機依然沒有緩和跡象。

              歐盟國家中電價最高的德國今年將有超過400萬家庭的電費或上漲60%;瑞典政府臨時公布數億美元補貼,幫助居民支付天價電費。

              但本月歐洲氣溫高于預期、美國液化天然氣商為高利潤將更多液化天然氣運往歐洲,讓歐洲國家暫時喘了口氣,天然氣期貨價格有所下降。

              然而最新預測顯示,歐洲將在本月下旬遭遇降溫。但西方與俄羅斯的矛盾依然未緩解。

              液化天然氣救場

              彭博社統計顯示,截至1月13日下午,有41艘美國液化天然氣船的目的地設為歐洲或者航行路線顯示為前往歐洲。與之相比,前往亞洲的液化天然氣船僅24艘。

              前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船比亞洲多出17艘,這個差距為今年冬天以來最大。在去年12月以前,由于需求量大、價格高,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液化天然氣主要賣往亞洲。但從12月中開始,運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開始高于亞洲價格。

              12月21日,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主要天然氣管道“亞馬爾-歐洲”開始反向輸氣后,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TTF基準荷蘭天然氣近月價格一度超過180歐元每兆瓦時,創下歷史新高。

              高利潤吸引了更多液化天然氣商將天然氣送往歐洲,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船還自2009年以來首次向歐洲運貨。數據機構KPLR預計,去年12月,歐洲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超過910萬噸,為有記錄以來單月第三高。2020年12月,歐洲進口量為620萬噸。

              與此同時,歐洲大部分國家今年1月的氣溫比預想中的溫和。天氣預測公司Weather Company預測,西歐、中歐和東歐1月的氣溫要高于往年同期,只有北歐氣溫將低于往年。

              新年當天,法國西南部吉倫特省濱海地區氣溫達到19攝氏度,西班牙北部部分地區氣溫則達到了25攝氏度。目前巴黎和柏林的氣溫都在7攝氏度左右。

              相對溫暖的冬天和液化天然氣供應增加,歐洲不斷攀升的天然氣期貨價格有所下降。

              美國洲際交易所集團數據顯示,1月13日,TTF基準荷蘭天然氣近月價格約為84歐元/兆瓦時。12日,TTF近月價格一度跌至75歐元/兆瓦時。與2021年1月相比,價格漲幅依然超過500%。

              圖片來源:美國洲際交易所集團

              雖然液化天然氣起到了救場作用,但歐洲的天然氣低庫存危機依然沒有改善。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統計顯示,目前歐盟和英國的天然氣庫存僅有滿庫存時的56%。2020年12月,歐盟和英國的庫存為75%。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本周三稱,歐洲地下儲氣庫的天然氣儲量處于最低水平,去年注入的一半以上的天然氣已經從歐洲的地下儲存庫中提取出來。

              圖片來源:標普全球普氏能源

              歐洲有五分之一的能源供應依靠天然氣,而歐盟進口天然氣有40%來自俄羅斯。

              雖然天然氣低庫存是由去年寒冬、極端天氣引發的新能源供應不足等多種因素造成,但在俄羅斯與西方矛盾加劇之時,歐洲將矛頭對準了俄羅斯。

              西方與俄爭端未解

              本周,國際能源署執行總裁比洛爾(Fatih Birol)在接受采訪時直接把歐洲的天然氣危機歸咎于俄羅斯,稱“歐洲天然氣市場緊張有大部分都是俄羅斯的所作所為所造成的”。

              這也是自歐洲的天然氣危機以來,國際能源署高級官員對俄羅斯做出的最嚴厲批評。

              比洛爾指責,在挪威、阿爾及利亞、阿塞拜疆增加對歐洲天然氣供應之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對歐洲出口的天然氣比上一年同期反而下降了25%。

              比洛爾稱,俄羅斯本可以通過現有管道把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增加至少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相當于歐洲每天天然氣消耗的10%,能明顯緩解歐洲的危機。

              他還認為,目前歐盟的天然氣庫存短缺有大部分責任在俄羅斯。比洛爾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歐盟的儲存設施僅占歐盟總體儲存能力的10%,但歐盟天然氣庫存短缺有一半都是該公司設施的低儲存量所造成的。

              比洛爾沒有直接譴責俄羅斯將天然氣作為政治手段對歐洲施壓,但他特別強調,俄羅斯減少對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時機正好是烏克蘭問題激化之時。

              目前俄羅斯正與美國和歐洲就烏克蘭入北約、北約東擴、“北溪2號”管道審批暫停等問題激烈對抗,俄羅斯從去年10月底就向烏克蘭邊境大規模派兵。

              俄羅斯已多次否認將天然氣作為政治手段施壓歐洲。俄總統普京強調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一直遵守合同規定,按合同量向歐洲運輸天然氣,輸送的天然氣還增加了約20%。

              截至目前,俄羅斯通往歐洲的“亞馬爾-歐洲”管道依然在反向輸氣,將天然氣從德國運往波蘭。普京指責德國此舉意在賣高價天然氣,或者最終將天然氣運往烏克蘭。

              俄羅斯對歐盟出口的天然氣中有約40%通過“北溪1號”管道運輸,“亞馬爾-歐洲”管道占六分之一。引發俄羅斯與西方爭端、繞開烏克蘭的“北溪2號”管道預計最快要在今年中才能通過德國當局審查。

              本周,俄羅斯分別與美國、北約和烏克蘭為成員之一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進行對話。但三場對話都無果而終,雙方在北約東擴、烏克蘭入北約的關鍵問題上分歧嚴重。

              對話期間,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向美國會提交新對俄制裁草案。

              根據草案,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將對普京本人和俄羅斯政府高官、銀行機構等實施制裁,包括把俄羅斯趕出SWIFT支付系統。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警告,新制裁將徹底摧毀兩國關系。

              除此之外,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還提交了一項針對“北溪2號”的新制裁法案。法案規定,不管俄羅斯是否入侵烏克蘭,一旦“北溪2號”管道通過德國審批,在通過審批后15天內,美國將對參與管道的各方實施制裁。法案還需經過參議院投票。

              特朗普任總統時期,美國曾對“北溪2號”實施制裁,制裁也影響了美德關系。拜登上臺后,意在修復與德國關系的美國政府取消了制裁。

              由于俄羅斯與西方的地緣政治沖突持續、新能源尚無法填補天然氣短缺留下的空白、亞洲對天然氣需求強勁,彭博社報道指出,交易員都在押注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高企將持續到2023年。部分英國分析師也表達了類似看法。

              德國價格追蹤平臺Check24預計,今年德國將有420萬戶家庭的電費會增長63.7%,還有約360萬戶家庭的燃氣費將上漲62.3%。為降低居民能源費用,德國新政府計劃從明年1月開始取消電費中的新能源扶持附加費。今年開始,附加費將下調43%。

              瑞典政府則在本周宣布撥款6.6億美元,為居民提供電費補貼。一名瑞典居民接受美聯社采訪時透露,去年12月,她為自己130平米的房子支付了1150美元的電費。

              雪上加霜的是,天氣預報服務公司Bespoke Weather Services周三預測,本月下旬,歐洲東部地區將有強冷空氣趨勢,22日后或出現明顯降溫。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