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用科技守好糧倉 相當于“綠色增產”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0-09-17 15:47:11

              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通過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然而,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糧食全產業鏈條減損迫在眉睫。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建立了體量巨大的糧食儲備。如何保障儲糧安全、不壞一粒糧,始終是糧食科技領域的重要課題。

              曾經,由于倉儲設施、技術和裝備的落后,蟲害、霉變、發熱、結露等問題造成儲糧損失驚人。經過幾十年的科研長跑,我國科學家攻堅克難,促進儲糧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特別是隨著“糧安工程”、科技興糧的大力實施,我國儲糧設施、儲糧技術得到有效提升。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始終以綠色儲糧、節能增效、質量安全和品質保鮮為目標,加強糧食儲藏“四合一”技術即智能機械通風、計算機糧情檢測、低劑量環流熏蒸、高效谷物冷卻四項技術及其集成創新。該技術有效消除了陳化糧問題,并將儲糧損耗率從4%降到1%以內,儲糧化學藥劑施用量減少8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社會高度關注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庫存數量。如何及時摸清糧食庫存家底,實時掌控糧食庫存數量、質量,是新時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2019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對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質量大清查,全面摸清了庫存家底,建立了分區域、分性質、分品種、分庫點、分貨位的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數據庫,交出了一本實實在在的“明白賬”,為今年疫情防控、糧食保供穩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次清查中,以糧情動態云圖分析軟件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的應用,為清查工作的快速推進和準確抓取數據,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針對糧食庫存檢查耗時耗力耗資和日常保管效率低的問題,糧情動態云圖分析軟件系統通過導入糧情數據信息,快速生成直觀的糧情動態云圖,可實現對空倉、半倉、新入糧、發熱、結露、霉變、突變等儲糧模態進行實時快速掃描和自動辨識,為發現庫存糧食異動、局部發熱、霉變等現象提供預警報告信息,預報預警準確率達80%以上,同時還可預測未來21天儲糧狀態及變化趨勢,實現對儲糧全過程動態數量監管和糧食日常質量安全管理。

              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浪費等于建設無形良田,相當于“綠色增產”,對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意義重大。當前,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方興未艾,新技術在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領域的落地應用,也必將進一步提升全行業的科技儲糧、科技管糧水平,為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科技動力。

              我國糧食儲備橫跨七個生態區,各區氣候差異較大,農戶儲糧環節由于倉儲設施落后等原因還存在不小的浪費。要從不同地區情況出發,采用有差別的儲糧方式,以有效減少農村糧食儲存損耗。要在東北地區繼續推廣規?;r戶儲糧裝具,幫助農民解決“地趴糧”霉變問題,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布局“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支持建設綠色低溫倉儲設施,推廣應用節糧減損提質增效新技術、現代糧倉建設技術和物流配套技術,進一步降低儲糧損耗,提升糧食品質。

              要發揚糧食行業“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光榮傳統,立足自身工作職責,推動節糧減損。要持續推進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和農戶科學儲糧設施建設,加強糧食產后服務,使農民收獲的糧食得到及時處理、妥善保管,努力減少農戶儲糧損失。同時,通過整合產后服務資源,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形成完整的服務鏈,有效保障糧食質量,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供給,并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此外,節糧減損還要從收獲、運輸、倉儲、加工到餐飲的全鏈條上發力,從糧食的種(子)、種(植)、收、購、儲、加、銷全鏈條關注糧食的生產與消費,實現全程可追溯,讓糧食儲運真正實現綠色、生態、低碳、保質,用科技護好“天下糧倉”。(作者:張忠杰)

              責任編輯:

              標簽: 用科技守好糧倉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