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聚焦 > > 正文

              醫保改革:減少就醫負擔、個人賬戶使用范圍擴大

              來源:中央電視臺 時間:2020-08-30 09:17:39

              《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的征求意見稿近日向社會公開發布,這是落實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將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制度范圍的具體改革措施。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這次改革通過采取利益置換的方法,同步推進職工個人醫保賬戶改革和建立門診保障機制。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介紹,此次改革的目標是減少百姓門診就醫負擔。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是此次改革的重點,原來的個人賬戶計入辦法是職工自己繳納的2%和單位繳納納入醫保統籌基金的30%左右,計入個人賬戶。改革后,單位部分不再進入個人賬戶,完全放在統籌基金里,個人繳納部分仍在個人賬戶。對于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繼續保留,各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定額劃入資金。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宗凡:用騰出來的這一部分個人賬戶基金,去置換成一個共濟的保障,這是整個門診保障待遇的一個提升。我想門診統籌,或者門診共濟保障,在這方面遠比我們個人賬戶要強很多,它是一個更公平、更有保險屬性、更能化解個人門診風險的制度安排。

              支付比例50%起步 個人賬戶使用范圍擴大

              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把常見病、小病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門診手術納入統籌基金的報銷范圍,參照住院管理,按照住院報銷比例,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擴大門診保障慢性病的病種,支付比例從50%起步。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擴大到其配偶、父母、子女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補齊制度短板 促進健康管理

              自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以來,我國基本醫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為重心,基本醫保的門診的保障則比較薄弱,此次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就是補齊制度短板的過程。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宗凡:造成過高住院率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門診保障不足,那么通過我們把門診保障水平提高,大家能在門診看病,能夠得到報銷,相應的他就會減少不必要的住院,這個對我們將來醫療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的話非常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

              標簽: 醫保改革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