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海內外青少年“玩轉”創意發明 在科創中尋樂趣_今日熱文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3-09-05 13:56:52

              中新網重慶9月4日電 (記者 鐘旖 何蓬磊)“我的同學們很喜歡露營,但每次出門都要背很多水,占空間又耗體力。我就思考發明了這個‘凈水包’。”在人來人往的展會上,每當有觀眾駐足詢問作品,10歲的高樟霖便興致勃勃地說起自己的創意。

              9月4日,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三屆青少年專利孵化展在重慶啟幕。中新網記者何蓬磊攝

              4日,以“開放共享·智創未來”為主題的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三屆青少年專利孵化展在重慶啟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377件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優秀創意發明亮相。

              圖為重慶樹人鳳天小學學生向觀眾展示發明作品——工地安全頭盔。中新網記者何蓬磊攝

              記者探訪看到,不論身處何地,熱愛動手的青少年們總能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在“玩轉”創意發明的同時,點亮科技創新的興趣之光。

              高樟霖是重慶市沙小盛德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其研發“分離式瓶蓋定量凈水包”用時一年,前后打磨過3個版本。“中間遇到不少困難,也有失敗,但我從不氣餒,再想辦法就是了。”高樟霖坦言,他的最大夢想是當科學家,發明更多有意義的產品。

              圖為陳彥希(右一)向觀眾介紹發明作品——外延式可折疊垃圾桶。中新網記者何蓬磊攝

              創意靈感多來自生活。因為看到媽媽嗑瓜子總不能把殼準確地丟進垃圾桶里,9歲的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實驗外國語小學校學生陳彥希用兩三個月時間,發明了外延式可折疊垃圾桶。“通過增加垃圾桶的開口面積,垃圾就能更精準地丟掉,給我們帶來更潔凈舒適的生活。”陳彥希笑著說,垃圾桶的外延扇片,其實是由蒸包子的活動式不銹鋼蒸架改造的。

              重慶市第110中學校初三學生鄧皓文發明“學生用坐姿矯正器”的初衷,是正處于發育階段的弟弟存在坐姿不正的問題,長此以往易彎腰駝背。“從構想到制作模型,只用了一個月時間。”鄧皓文說,他從小學三年級起就熱衷發明創造,至今已有4個較成型的作品。“持續發明的關鍵應該是擅于發現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展開想象。”

              圖為澳門培正中學學生向觀眾介紹發明作品——色盲檢查分析儀。中新網記者何蓬磊攝

              現場,作品“一種基于顏色混合原理的色盲檢查分析儀”吸引眾人圍觀。該產品可測出不同患者的色盲嚴重程度,補齊傳統色盲圖檢驗中的短板,具有性價比高、量化測量、方便攜帶等優勢,已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發明者之一、17歲的澳門培正中學高三學生羅韶笙說,作品從理論到模型雖耗時一年,但實踐成功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他將繼續帶著“興趣”堅持下去。

              圖為鄧鴻吉在2023智博會第三屆青少年專利孵化展開幕式上致辭。中新網記者何蓬磊攝

              “本屆展會收到的已申請專利的發明作品數量大幅增加,制作實物模型的數量和質量也明顯提高,顯示青少年的創新發明意識和知識產權素養不斷提升。”展會主要承辦單位之一負責人、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鴻吉透露,孵化展作品多數從百姓關注的生活小事入手,實用性較強、成熟度較高,因此轉化成果顯著。今年,就又有6件創意作品和有關企業達成交易協議,將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完)

              責任編輯:

              標簽: 色盲 興趣 玩轉 鳳天 外延式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