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新視野】歷史最慘2022年中國機場表現,民航復蘇的難點在哪里?

              來源:航旅新零售 時間:2023-03-24 10:55:18

              今天我們盤點一下2022年中國民航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先看一下國內機場的總體情況。根據民航局最近官方公布的2022年機場生產統計公報,中國民用運輸機場,2022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5.2億人次,同比2021年下降42.7%,只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38.5%。

              總體來說,去年國內機場的客運業務是處于疫情三年的最低谷,同時在全球范圍內比較也是很低的。這從國內大型機場的業務下滑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疫情前的2019年,國內有千萬級機場41家,2021年千萬級機場減少到29家,而2022年千萬級機場只有18家。在2022年,中國民航機場在全球的排名大幅落后,沒有一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40名。

              下面,我們看一看,疫情沖擊之下的中國民航機場,到底有多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普遍落后?未來,民航復蘇的難點又在哪里?


              (資料圖)

              1. 2022年廣州白云奪得國內客運冠軍,但是全球排名跌到40名以后

              先看2022年中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的TOP20。廣州白云機場保住了全國第一的位置,但是客運下滑,依然非常嚴重,去年白云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只有2610萬,比2021年下滑35.1%。

              旅客吞吐量超過2000萬的,共有5家機場,除廣州外,重慶江北機場2167萬,深圳寶安機場2156萬,昆明長水機場2124萬,杭州蕭山2004萬。很遺憾,北京和上海的四家機場都沒有達到2000萬。

              去年的千萬級機場,共有18家,除去以上5家之外,排名第6到18名的,分別是:成都雙流、上海虹橋、上海浦東、西安咸陽、成都天府、北京首都、長沙黃花、南京祿口、武漢天河、海口美蘭、北京大興、廈門高崎和烏魯木齊機場。排名第19的是貴陽機場,排名20的是青島機場。

              疫情三年,北京首都機場沒能保住全國第一的地位,而且,未來因為大興機場的分流,首都機場重返全國第一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疫情三年,廣州白云機場可能是最大的贏家,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而未來能不能保持住第一,卻不一定。同時,白云機場雖然在國內的排名取得了巨大飛躍,但是在全球的排名,卻是大幅劇烈波動。

              疫情第一年2020年,因為我國疫情管控最為成功,中國民航的業務復蘇最強勁。當年廣州白云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奪得了全球機場冠軍。

              疫情第二年2021年,中國民航的復蘇情況依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廣州白云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只排到了全球第8名。

              疫情第三年2022年,中國民航的復蘇情況全面落后,對比一下,美國民航客運復蘇率達到91%左右,全球的平均復蘇率大約70%,而中國民航的復蘇率只有38%,這導致中國機場在全球的排名達到了歷史最慘的程度。

              作為全國冠軍的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只有2610萬,而全球第一的美國亞特蘭大機場,旅客吞吐量恢復到了9370萬,全球機場客運TOP40的門檻是3034萬,中國沒有一家機場進入全球前40名,廣州白云在全球的排名大約是50名左右。

              2. 2022年中國機場為什么慘不忍睹?因為中國民航業務嚴重下滑

              2022年全國機場業務大幅下滑,幾乎全部機場都創出虧損的歷史記錄。中國機場在全球的客運量排名,也創出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最差記錄。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內多地疫情反復,由于執行嚴格的封控政策,全國的旅游和交通均大幅下滑。

              我們對比一下數據。疫情前的2019年,中國民航客運量6.6億,全球第二。2020年,中國民航客運量4.18億,全球第一。2021年,中國民航客運量4.41億,全球第二。2022年中國民航客運量只有2.52億,大約相對于12年前2010年的規模。2022年中國民航客運復蘇率只有疫情前2019年的38%,落后于美國,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圍內處于較低水平。

              時間到了2022年的年底,我國執行乙類乙管的疫情管控政策,交通和旅游開始強勁復蘇,民航業務和機場客運也隨著快速反彈。那么, 2023年預期中國民航會復蘇到什么狀態呢?復蘇的難點又在哪里呢?

              3. 中國民航業務開始強勁反彈,復蘇的難點在哪里?

              2023年在新的疫情管控政策之下,中國民航開始強勁復蘇。從春運就嶄露頭角。春運40天,民航旅客運輸量5500多萬人次,同比2021年增長39%,恢復到了2019年春運的76%。

              而且,從1月份開始到現在,民航的復蘇勢頭一直不減。今年1月份,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3978萬,2月份預估大約4300萬左右,3月份預估將超過4500萬。按照這個趨勢,我們預測,5月份民航客運量將超過5000萬,暑期將有機會挑戰單月6000萬,預測2023年全年中國民航的旅客運輸量將可能達到5.6億,大約復蘇到疫情前2019年的85%左右。這個結果可能要比2023年民航局工作會議發布的官方目標75%的復蘇率,要樂觀一些。

              那么,當前民航復蘇的難點在哪里呢?

              難點在于國際航線和國際航班。按照飛常準和航旅縱橫的航班統計數據,當前國內航班的復蘇率已經達到95%左右,而國際航班的復蘇率只有20%左右。中國的抗疫新政策對于國際航班的復蘇已經沒有障礙,但是我國的國際航班復蘇依然受到很嚴重的歧視影響。始作俑者是美國,日本和韓國是跟從者。

              現在,中國到東南亞的旅游和航線都在快速復蘇,而中國與日本之間的航線復蘇阻力很大,中美航線更是維持著歷史低谷的水平。美國政府拒絕中國航空公司增加航班的請求,而且要求執行中美航線的中國航空公司不得飛越俄羅斯領空。這些都是地緣政治沖突的延伸。當前,中美航線的復蘇率只有5%左右。中美直航航班票價飆漲和一票難求的情況依然非常嚴重。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今年我國國際航班的復蘇持謹慎樂觀態度。相對樂觀的預期,到暑期旺季的時候,國際航班量有可能復蘇到70%左右,國際旅客運輸量有可能復蘇到50%左右,但是即使這個目標也同樣需要政府和航空公司共同努力來實現!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