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三特索道或擺脫大股東“吸血”!“當代系”債務高企,這個湖北富豪手里還有底牌嗎?

              來源:時代周報 時間:2023-02-02 09:59:11

              昔日湖北最大民營資本集團“當代系”,已經到了加速資產剝離的境地。

              2023年1月29日晚,由“當代系”掌門人艾路明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三特索道(002159.SZ)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關聯方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當代科技”)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的相關事項。鑒于該事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特申請股票自2023年1月30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兩個交易日。


              (相關資料圖)

              而1月初,華茂股份披露,公司控股股東華茂集團的股權結構發生變更,持有華茂集團33%股權的當代科技退出,由蚌埠陽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取代。

              一個月時間里,“當代系”接連計劃退出兩家上市公司,也被市場看作其回籠資金加速自救的舉措。

              當代科技是武漢當代集團的控股股東。作為湖北省曾經最大的民營集團,當代集團前身是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由艾路明與他的6位武大校友共同創立,迄今已35年,業務版圖從醫藥擴張至金融、房地產、文旅、教育等領域,至2020年資產規模逾1000億元,參控了多家上市公司。

              但當代集團以負債驅動的多元化擴張,一旦遇上了投資暴雷、經濟下行周期,高杠桿帶來的惡果是其難以承擔的。2022年4月,當代集團債券“19漢當科MTN 001”發生實質性違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后,一連串的債券違約、理財產品逾期接踵而來。

              多事之秋,65歲的集團創始人艾路明于2022年3月出山坐鎮,開展了一系列的資產剝離動作,他還能再救當代集團于水火之中嗎?

              針對當代集團當前的債務問題、資產處置情況,時代周報記者致電三特索道董秘辦、以及與當代集團相關人士求證,截至發稿,暫未回復。

              “各自安好”

              據三特索道披露,當代科技籌劃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具體方案擬包括上市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以及股權轉讓等,特定對象所屬行業為旅游行業。上述事項實施完畢后,三特索道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三特索道曾于2022年12月1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與運營,旗下項目主要分布在陜西、貴州、海南、內蒙古、湖北、浙江、廣東等9個省(自治區),并確定了聚焦風景區客運索道運輸服務為主,輔以旅游景區綜合運營、主題公園及特色營地住宿業務。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當代科技投資三特索道10年之久。2007年,三特索道上市,實際控制人為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仍為國資背景。2013年,當代科技通過定增、增持,成為三特索道控股股東,由艾路明實際控制。不過,自當代集團入主三特索道后,公司業績便進入過山車模式。

              2013年,三特索道營收3.4億元,同比下滑7.31%,凈利潤3123萬元,同比下滑43.43%;2014年,三特索道業績盈轉虧,凈虧損3726.5萬元;2015年,三特索道實現凈利潤4301萬元;2016年,三特索道再度虧損5394萬元;2017年至2020年,公司連續四年實現凈利潤為正值;2021年,三特索道營收6019.19萬元,凈虧損2471.17萬元。

              2023年1月20日,三特集團發布2022年業績預報顯示,2022年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收2.3億元至2.7億元;預虧6000萬元-1億元,同比減虧42.48%至65.49%。不過,三特索道凈虧損同比收窄,主要是因為轉讓子公司的股權獲取了一大筆投資收益。2022年10月,三特索道擬轉讓??等鼐怕氛糜伍_發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金額共計約1.88億元。

              三特索道如今的營收規模甚至不如10年前,但今年春節期間三特索道業績有所復蘇。跟據三特索道官方微信,今年春節期間公司營收同比翻番,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旅游收入可比口徑下恢復至2019年的104.76%,多項目反超疫前平均水平。

              有券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隨著防疫政策面的進一步調整,出行旅游限制的取消,人們旅游意愿的加強是一個很確定的方向,相關旅游上市公司都會享受到這波紅利。三特索道近年也在優化資產結構,處置虧損子公司,并有序推進索道新項目建設,有望迎來業績復蘇。

              三特索道的公告并未披露當代科技對三特索道的入股和退出價格。截至2022年9月30日,由當代科技持股100%的武漢當代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三特索道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7.50%;同時當代科技還直接持有三特索道3.85%的股份,但已全部被凍結。截至2023年1月29日,三特索道市值26.24億元,據此計算,目前“當代系”所持三特索道市場價值近11億元。

              牽手十年,一朝分手,其實對雙方都好。“當代系”近幾年一直在薅三特索道的“羊毛”,其巧用第三方“搭橋”的方式,違規占用三特索道的資金高達42億元,2022年8月當代集團、艾路明等被深交所給予公開譴責。

              據深交所公布,2019年1月起,當代集團多次要求三特索道及全資子公司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向指定的第三方提供借款,但該借款最終流向了“當代系”,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累計發生額約42.02億元,日最高占用余額約5.05億元。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當代系”實控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人福醫藥(600079.SH)身上。2022年6月9日,人福醫藥公告披露,2019年至2022年4月,控股股東當代科技通過第三方企業采取期初借款、期末償還的方式,累計占用資金發生額約60億元資金。

              過年4年時間里,“當代系”通過“搭橋”借款的方式,違規占用了三特索道和人福醫藥合計超百億元資金。目前,當代集團已向人福醫藥和三特索道歸還了全部占用資金以及占用期間利息。三特索道籌劃易主,意味著上市公司不會再被現任大股東“吸血”,“當代系”也能拿到一筆真金白金。

              “當代系”加速回籠資金自救

              根據三特索道過往公告披露,“當代系”在2022年4月24日就歸還了違規占用的巨額資金。而正是在2022年4月,當代集團出現首只債券違約,隨后集團旗下多家企業陸續發生債券違約,目前已經不下10筆,違約債券總金額已達數十億元。與此同時,當代集團已經不少于10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實控人艾路明也被限制高消費。

              多起違約發生同時,“當代系”多家企業的主體信用評級,先后被聯合資信、大公國際等評級機構下調,其中當代科技的主體評級由A下調為C。當代科技表示,受債券違約等風險事件影響,公司尚未聘請到2021年報的主審會計師事務所,披露的財報只停留在了2021年三季報。截至2021年三季度,當代科技總資產963.23億元,負債總計639.47億元,其中有息負債規模超過了380億元,而貨幣資金僅為65.46億元。

              伸向上市公司口袋的“手”被監管嚴打后,當代集團“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早已行不通,債臺高筑之下,當代集團不得不處置資產自救。2022年7月29日,當代集團表示,公司已通過處置資產、請求金融機構及政府支持等措施積極自救,受宏觀經濟環境、金融行業監管環境、新冠疫情及子公司受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等多項因素的不利影響,公司仍面臨階段性的流動性問題。

              2021年11月19日,人福醫藥與天風證券雙雙發布公告,擬將其持有的華泰保險股悉數轉讓給外資險企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轉讓價格分別為10.26億元、18.08億元。

              2022年4月,人福醫藥、三特索道又計劃轉讓天風證券股權,受讓方是湖北最大的國資金控集團。粗略估計,通過減持天風證券股權,“當代系”合計套現超過30億元。

              不僅轉手了旗下金融資產,“當代系”同時也對文化和體育板塊進行收縮。2021年年中,當代集團將所持有的當代文體(現ST明誠)股份之表決權,全部委托給國創資本,武漢國資委由此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但目前第一大股東仍為“當代系”公司。

              由于股改不順、債務高企,當代集團無力支持運營中超聯賽球隊重慶兩江,于2022年5月宣布解散了該足球隊。據悉,2016年底,當代集團用5.4億元從前重慶首富尹明善手中接過重慶兩江,并在此后的7年投入超30億元。

              艾路明手里還有多少底牌?

              1988年,艾路明和6位武大校友憑借2000元,成立了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主業為提取尿激酶出口日本,這被外界視為艾路明及其當代集團發跡的起點。

              1993年,艾路明和中國人福新技術開發中心等共同成立武漢當代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武漢當代高科技成功在A股上市,并更名為人福醫藥,這是目前當代集團最為核心的資產。

              上市之后,人福醫藥開始大步擴張,相繼收購了麻醉神經領域的Epic公司、安全套生產企業Ansell公司,逐步成長為國內麻醉龍頭企業。公司股價也從1997年的0.63元/股的低點,一路摸高至2020年8月的39元/股,足足翻了61倍,市值一度逼近400億元。

              完成資本積累后,艾路明開始外延并購,巔峰時期,當代集團的一級參控股企業就高達45家,對外投資近百家企業,其中上市公司5家,分別為人福醫藥、三特索道、當代文體、光洋股份以及天風證券。

              作為麻醉行業龍頭,人福醫藥是“當代系”最為優質的資產,公司麻醉產品以芬太尼為核心,芬太尼是一種常用的鎮痛藥物,也可以作為麻醉輔助藥物與麻醉藥物合用,人福醫藥在國內芬太尼市場的占有率高達80%。2023年1月18日,人福醫藥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增公告。根據公告,人福醫藥預計2022年歸屬凈利潤為22億元-26億元,與上年同期同比增加67.03%到97.4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預計2022年歸屬凈利潤為13億元-17億元,與上年同期同比增加29.27%-69.04%。

              截至2023年1月31日,人福醫藥股價收報26.57元/股,總市值達433.81億元。截至2022年三季末,當代科技持有人福醫藥27.98%,按照最新市值算,市場價值逾121億元。

              近年來,人福醫藥一直堅持“歸核聚焦”戰略,通過持續“瘦身”,逐步剝離與核心業務協同效應較弱的業務板塊。2020年至2022年,人福醫藥相繼轉讓了安全套品牌杰士邦、四川人福醫藥、廈門蕙生、安博生物等公司股權。“當代系”也幾乎沒有主動減持過人福醫藥股權,這或是艾路明手中攥著的最好的一張底牌。

              責任編輯:

              標簽: 三特索道 當代集團 人福醫藥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