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2022財年虧損18.16億,靠港府“續命”的香港海洋公園能走多遠?

              來源:界面新聞 時間:2022-12-09 08:44:28

              等來了政府的救場,卻沒等來游客。

              12月7日,香港海洋公園交出史上最差成績單。根據其2021/2022財年業績報告,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海洋公園年度虧損達到18.16億元(港幣,下同),創下開園以來的虧損新低。

              報告期內,海洋公園入場人次達140萬人,與上一年持平;收入為5.45億元,同比增長38.49%。


              (相關資料圖)

              海洋公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嗣輝表示,由于面對宏觀經濟不明朗、不利的地緣政治發展,以及新冠疫情持續導致入境旅游活動近乎停頓,2021-2022財政年度的營運情況極為嚴峻。

              門可羅雀

              報告顯示,公司收入主要來自入場門票,此外園內餐飲、紀念品等亦是收入來源之一。

              截至6月末,海洋公園和水上樂園分別貢獻收入為4.53億元和9170萬元。海洋公園同比增長15.6%;而水上樂園由于新開業,對比去年同期140萬元的業績暴漲64.5倍。公司整體收入按年上升38.5%,而人均收入亦增加21.2%。

              這也帶動公司入場券收入有較明顯提升,為2.73億元,同比增長70.16%。

              但從游客人數來看,香港海洋公園仍未“回血”。截至6月末,海洋公園訪客人次為140萬人,增長乏力。這一數據僅為2020年同期(220萬人)的約六成,不到2019年同期(570萬人)的四分之一。

              而新開業的水上樂園也仍屬小眾,游客為20萬人次,短時間內難挑大梁。

              疫情反復、通關延緩、游客驟減,導致海洋公園沒了最重要的“金主”。

              香港旅游發展局數據顯示,2021年訪港旅客人次為9萬人次,相較2020年約為356萬人次,跌幅高達97.4%。

              今年1-6月,香港旅客人次為7.6萬人次,2019年同期為3487.19萬人次,目前僅達到三年前的零頭水平。

              香港旅客數量跌至冰點 圖片來源:香港旅業網

              包括內地在內的入境游客大幅度減少,當地另一主題公園香港迪斯尼日子也不好過。根據香港迪斯尼3月末公布的2021財年業績報告,2021年全年園區凈虧損達24億元,同比收窄12%。

              停工停業亦是收入大幅減小的關鍵。2021年,應政府相關防疫要求,香港迪斯尼的主題樂園于全年約四成的日子關閉。

              今年以來,由于香港第五波疫情影響,海洋公園報告期內亦有105天停業。去年9月21日,被視為轉型最重要里程碑的水上樂園正式開幕,卻“出師未捷”,期內水上樂園暫停開放128天。

              港府成最大救主

              1977年1月開張的香港海洋公園,曾是不少香港游客的必經打卡點和香港居民的童年回憶。

              2003年,隨著“香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上任接手,海洋公園迅速扭虧為盈,迎來其高光時刻,在2014年前盈利不斷上升。2012-2013財年,公司年度盈利攀上高峰,達到1.27億。

              不過,隨著內地主題樂園駛入快車道,香港海洋公園地位不保。2014年,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開業;2016年和2018年,上海的迪士尼樂園和海昌海洋公園分別開業;2020年,成都融創樂園正式開園。

              與此同時,香港海洋公園開始走下坡。業績報告顯示,2014財年起,公司盈利出現下滑,當年凈利潤為9600萬元,同比下滑24.41%。

              下滑幅度踩不住剎車。2015財年凈利潤進一步下滑至4520萬元,并在一年后盈轉虧。隨后的四年,園區虧損分別為2.41億元、2.34億元、2.37億元和5.57億元。

              項目缺乏創新、游樂設施老舊,成為海洋公園飽受詬病的問題。同期上海迪士尼、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等主題公園,入場人數已經超過千萬。

              海洋公園亦不是沒有危機意識,2016年就提出要謀求轉型,但始終沒有提上進程。2020年1月,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發展新計劃中提出將園區發展成為七個體驗區,景點增至100個以上。

              好不容易看到一點水花,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其泡了影。隨后經歷閉園100多天的海洋公園傳出因資金枯竭面臨倒閉的消息,表示現金流只能維持至6月份。

              同年5月,港府計劃向公園撥款約54億元,成為最大的救主。

              目前,香港政府依然是海洋公園最大的續命金主和債主。2021年3月,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準政府對公園的資金支持,以支持公園轉型,長遠至自負盈虧,當時提供的金額就達到16.64億元。

              報告顯示,期內政府補助金收入為2390萬元,去年同期為2.38億元;政府重新審視資助計劃支持金額為4080萬元。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和2022年上半年末,來自港府的賬面貸款分別有19.46億元和20.14億元;未折現部分高達54.06億元。

              業績報告透露,政府同時將政府貸款的延期延后至2028年9月,并免除自2021年7月起產生的利息。目前,海洋公園面向港府有36.78億元貸款賬齡超過五年。

              ??????圖片來源:海洋公園業績報告

              港府鐵了心要助海洋公園度過難關,但積重難返,現下園區仍在虧損泥淖無法自拔。

              2021財年,扣除政府資助后園區虧損達11.12億元。今年虧損高達18.16億元,交出史上最差業績。

              公司表示,有關虧損主要由于物業、機器及設備和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17. 65億元,以及物業、機器及設備折舊及撇銷和使用權資產折舊5.14億元所導致。

              “有關資產減值只于賬面值反映,并不影響現金流?!焙Q蠊珗@強調,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銀行結余及現金共13.12億元,財政儲備充裕。

              不過,扣除資產折舊和減值,以及扣除政府資助計劃后,園區經營損失金額仍達到11.57億元。

              轉型研學基地

              漫長的閉園后,海洋公園放棄主題公園的定位。

              2021年初公司發表的未來策略提到,將成為專注于保育和教育、扎根自然并結合歷險與休閑元素提升訪客體驗的度假勝地。

              除了籌備水上樂園,去年6月園區亦推出全新科技互動體驗館和工作坊,供3-11歲兒童體驗。

              黃嗣輝提到,公司設計及推出多元化嶄新活動,以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包括進行活動及景點贊助、品牌宣傳和顧問服務等。

              公園亦通過不同區域招標發展零售、餐飲區域。但是由于疫情爆發和免檢疫通關仍未有進展,市場情緒自招標發布以來每況愈下。加上國際經濟低迷,截至7月29日招標截止日期,仍未收到通過資格預審的投標者標書。

              公司表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依然產生凈虧損,表明海洋公園和水上樂園經營下的相關資產可能減值。隨著未來運營模式的改變,備件可能變得冗雜。

              這也是出現大幅減值的重要原因。陳舊的設施和項目、高昂的維修成本、服務升級是壓在海洋公園身上的“三座大山”。

              截至上半年末,海洋公園不少經典項目都“退了休”,包括瘋狂過山車、滑浪飛船、摩天巨輪、跳樓機和飛天秋千,海豚表演項目也一并結束。

              報告顯示,公司在海洋公園重建計劃投入金額達到57.18億元,其中27.49億元來自海洋公園重建計劃的政府貸款和相關財務成本;大樹灣發展項目投入為45.25億元,其中26.57億元來自政府貸款和相關財務成本,4.32億元來自政府資助計劃。

              當隔壁迪士尼采取無薪假、減少市場推廣等進行成本控制,2021年運營成本亦有8%的減少時,海洋公園依然保持高企的成本開支。報告期內,經營成本從9.7億元增加至11.88億元。

              增加的2.18億元成本中,大頭來自員工薪酬。數據顯示,本財年員工費用達到6.37億元,同比增加24.44%,增長了1.25億元,占經營成本比重超過53%。

              2015年,盛智文卸任后,海洋公園進入“孔令成時代”。也是從這一年起,員工薪酬開支大幅提高,升幅甚至高于園區收入增速。

              2014年及此前,人工開支占收入比例維持在35%左右。2016年,這一比重達到41%并逐步上升。2020年累計閉園約8個月,仍有約7億元的員工薪資開支,占營運成本比重一度高達98%。

              不過業績報告并未提及員工薪酬具體情況,員工數量和各級別薪酬均未知。但在零收入、零人流的情況下,依然提高員工費用開支,無疑是讓財務壓力雪上加霜的又一因素,這一點亦被外界所質疑。

              責任編輯:

              標簽: 海洋公園 水上樂園 香港海洋公園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