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旅游 > > 正文

              從亞朵上市看中國酒店13年變幻

              來源:魏正環 時間:2022-11-21 22:00:05

              近期,亞朵終于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吸引了旅游酒店人的目光,已經多年沒有中國酒店集團在美國上市了。


              (資料圖片)

              而上一次中國酒店集團赴美上市受人關注,還要回到7天、漢庭時期。

              2009年,7天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第二年,漢庭(華住的前身)在納斯達克上市。筆者試圖從三個公司的上市事件(尤其是亞朵和7天的上市對比)淺析中國酒店市場的巨變與不變。

              一、現象:13年前后,上市之路的“大不同”

              1、發行份數與融資規模的差距

              亞朵本次上市,ADS發行份數僅為475份,融資規模0.53-0.624億美元;2009年上市的7天,發行ADS 1010萬份,融資1.111億美元;2010年上市的漢庭,發行ADS 900萬份,融資1.1025億美元。

              相比之下,亞朵本次上市的融資規模差距顯著。

              2、從創立到上市的時間差距

              縱觀3家公司在上市前的成長歷程,不由感慨歷史的變遷與輪回。

              7天創立于2005年,2009年11月上市,不足5年時間;漢庭創立于2005年8月,2010年3月上市,同樣不足5年;2家公司的成長與上市之路可以用“快速崛起、一錘定音”來形容。

              亞朵創立于2012年,2022年上市,歷經整整10年。而且,亞朵4次沖擊IPO,募資規模一再調低,其曲折過程也與前兩者形成對照。

              3、成長股與績優股

              備注:當時的7天招股說明書同時列出2008年1-3季度以及2009年同期的凈虧損分別為1.85萬元和0.11億元。

              由上表看出,2009年的7天、2010年的漢庭,門店規模均不到300家,客房規模不足3萬間,遠遠少于今天的亞朵;前兩者在上市前的營收規模也與現在的亞朵相差甚遠。從盈利性來看,7天當時處于虧損狀態,只是從2009年1-3季度與2008年同期對比來看,虧損量大幅縮減;漢庭直到上市前一年才剛剛扭虧為盈。反觀亞朵,上市前2年一直處于盈利狀態,最近一年的盈利遠超前兩年。

              當年的7天、漢庭主要強調不斷增長、潛力無限的市場需求與自身的快速增長潛力,強調成長性;相比之下,亞朵描述中高端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既有規模與現實盈利的優勢。

              4、較單一的經濟型品牌與“社群+IP”的中高端品牌

              7天、漢庭在首次上市階段都是較單一的經濟型品牌,漢庭當時盡管擁有漢庭酒店、漢庭快捷、漢庭客棧三條產品線,但全是經濟型,后續才逐步走向多品牌譜系之路。亞朵擁有A.T.HOUSE、亞朵S酒店、ZHotel、亞朵酒店、亞朵X酒店、輕居六大住宿品牌,覆蓋中端、中高端、高端和豪華四個細分市場,主打“酒店+社群+IP”的酒店生態。

              二、“大不同”背后的原因剖析

              “大不同”的背后,是資本面對不同形勢下的態度?!皝喍洹眰兊钠D難,是疫情因素導致的偶然,更是歷史的必然。

              1.時代變遷,經濟環境變化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2009-2010年,盡管剛剛經歷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世界經濟亟待復蘇,但中國經濟增速仍然保持較高水平。而2020-2022年的新冠疫情卻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環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疫情嚴重阻礙人們的正常出行,依賴人口流動的旅游酒店領域更是遭遇巨大的沖擊。

              2.市場需求與行業變化

              一方面是酒店經營對應的消費需求發生變化。從十幾年前商務、休閑旅客期待干凈、安全、便利的住宿環境,催生了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崛起和快速發展,到前幾年的中產階級興起、住宿消費升級孕育了包括亞朵在內的一批中端酒店品牌,終端消費者構成和需求在不斷變化。近幾年,隨著新冠疫情爆發且持續,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和信心受到不利影響,單次消費水平與消費頻次雙降的消費降級出現,需求較為低迷。

              另一方面是酒店品牌擴張所面對的項目投資需求變化較大。2005-2010年間,物業租賃成本較低,經濟型酒店的投資回收期通常在3-5年,現金流穩定,資金回報率高,大批項目投資人涌向經濟型酒店市場,為品牌擴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幾年,經濟增速減緩,租金節節攀升,酒店項目投資回收期延長,甚至部分項目出現入不敷出、資金鏈緊張等情況,投資人群體信心不足,投資動機減弱,酒店品牌擴張面臨巨大壓力。

              3.資本對行業的態度變化

              十幾年前,資本看好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商務休閑市場,應運而生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具備現金流穩定、投資回收期短的投資屬性,而平臺化優勢,包括會員忠誠度計劃、綜合性的電子商務平臺、專有IT系統等又助其實現快速復制和擴張,近乎完美的商業模式讓資本興奮,促成了當年的7天上市神話。

              這幾年以來,隨著各種風口的層出不窮,相對傳統的酒店行業已經不再是資本眼中的香饃饃,加上2020年以來疫情的不斷沖擊,酒店市場競爭激烈,缺乏強吸引力的“故事”,自然難以得到資本的青睞,上市道路的曲折便在情理之中。

              三、以管理輸出為主要路徑的差旅住宿經濟底層邏輯

              這類差旅住宿經濟的發展最終依賴于兩類客戶,一類是每家酒店經營活動面對的終端消費者,另一類是酒店品牌擴張面對的項目投資人群體,只有這兩類需求者愿意買單,并且提供長期信任和支持,酒店管理公司或品牌才能可持續發展。投資人的根本目標在于盈利,或者叫投資回報,品牌需要服務好第一類客戶(終端消費者),打造可實現、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才能使第二類客戶(投資人)實現盈利目標,從而繼續合作甚至追投新的合作項目。

              以上兩類客戶滿意了,品牌便踏上了康莊大道,也具備了吸引資本的“故事”。

              基于此,無論是否已經上市,酒店品牌都需要真正夯實自己的專業管理能力,不但包括系統性的平臺建設,還包括專業化團隊培養;既能“上天”,順應時代變化,不斷創新變革,完善商業模式;又能“入地”,團隊在具體項目上能適應“水土”,做好開源、節流與客戶服務等運營工作,并平衡好項目投入與產出的辯證關系,為投資人實現投資回報,最終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和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共贏。

              責任編輯:

              標簽: 融資規模 可持續發展 項目投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