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文明的短命式直播拉黑 文明的旅游直播該怎么做?
現在,跟著達人去旅行的網友越來越多了。據統計,2019年,飛豬的旅行商家和達人全年直播近3萬場,還創下了單場觀看人次超過600萬的紀錄。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的2020年,這一數據更是遞增。在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后,通過看旅游直播體驗“云旅行”仍是不少人的選擇。
不過,鏡頭里看起來美麗的人與景,背后也有一些令人難堪的“真相”。最近,某景區請來的網紅直播團隊,為了直播效果“封鎖”觀景臺的行為就引起游客不滿,被認為是不文明的直播。旅游直播當然不能侵害公眾利益,那么,能不能既保證直播效果又兼顧游客觀覽呢?直播達人、游客和旅行目的地怎樣才能實現“美美與共”?國慶長假將至,國慶和中秋的8天長假是旅游的黃金時刻。越是旅游旺季,越是旅游業擴大復工復業階段,越要強調安全和文明。為此,記者采訪了數位旅游播主和游客,一起聊聊文明的旅游直播該怎么做——
旅游博主阿拉蘇
“自己先做到文明旅游,你不知道誰會模仿”
從更新第一條旅行微博動態算起,今年已經是阿拉蘇做旅游博主的第八個年頭,也是她頭一回遇到長達半年出不了門的情況。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后,她給自己安排的“第一飛”是自由行,“仿佛回到最初更微博時候的狀態,很純粹。”阿拉蘇說。
現在阿拉蘇的影響力不同以往了。今年,她的粉絲數量已達128萬,覆蓋面非常廣泛。不過,阿拉蘇“把世間美景搜羅給大家”的初衷并未改變,她最看重的仍是視角和內容,這是做好一場直播的前提。
前不久,阿拉蘇專門去了趟云南,逛了當地菜市場。“如果是工作項目,很難有這樣的機會,主辦方會給出設定好的目的地或路線,一般都是當地開發好的景區。”阿拉蘇說。
1.0時代觀山河,2.0時代入江湖,她正在主動尋求升級:現在的直播主要扎根當地的生活,分享生活方式。
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阿拉蘇也意識到了自身影響力的提升,更加注重鏡頭前的表現,除了練眼法,也講究手法和腳法,不能碰的堅決不碰,不該踩的堅決不踩,尊重景區文物,善待一花一草。為了兼顧直播效果和游客體驗,她會主動申請在景區開門前或閉門后進行直播,盡量不影響游客觀覽;會提前半小時到景區踩線,了解緊急通道和備用線路,以便遇到旅行團或密集人流后能快速反應。
很多時候,一些細微的舉動能帶來深遠的影響。阿拉蘇有個習慣,只要遇到有危險的地方,就在直播或視頻里指出來:懸崖邊取景要用無人機;不鼓勵姑娘們當沙發客或搭順風車。為了選角度,阿拉蘇會去踩很深的泥,徒步走很遠的路,頂酷暑嚴寒,冒風雨雪霜,但她一定會告訴觀眾:“此舉不宜模仿。”
阿拉蘇一直堅持自己的“文明標尺”,包括研讀文物保護和旅游的有關法律法規,互動時留心征詢游客的建議。
阿拉蘇說:“專職旅游播主代表行業標準和基礎素質,不能因拍攝需要就破壞規則,自己做到文明旅游,才能產生好的影響,你不知道誰會模仿。”
旅游博主薛不凡Ⅲ
“提前做功課,對游客和目的地充分尊重”
擁有200多萬名粉絲的旅游博主薛不凡Ⅲ也有自己的“道”。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先跟周邊的居民或房客溝通,說明身份和工作需要,尋求支持,同時會把直播中的一部分空間留給當地人。“對居民來說上鏡跟觀眾互動很開心,對我來說會多一撥粉絲,這是雙贏。”薛不凡Ⅲ說,重要的是對游客和目的地給予充分尊重。
鏡頭里的游客能上直播,鏡頭外的游客能看直播,真要做到這一點,背后的功課很繁瑣。其實對博主來說,直播時神經得一直緊繃著。
直播過程中不僅要記住要點、精確描述,還要隨時關注周邊環境,避免事故發生,要掐著點說話,還得自然,真是“所有的毫不費力都是拼盡全力”。
薛不凡Ⅲ至今記得去新疆哈密的一次直播活動。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一群博主的手機自動關閉,其他直播設備也運轉不良,好在他提前查了天氣狀況,做了準備,拿出冰水給設備降溫,直播才得以順利進行。
旅游博主阿木
“報喜也報憂,真誠是文明的底氣”
視頻博主阿木今年5月底正式開啟了旅拍之路,從北京奔向西部。做了多年媒體人的他不想按套路出牌。“無論是先拍素材再后期配音,還是拿著手機在線直播,只要輸出內容就是主動進行傳播,現在這種模式已經成熟甚至固化,我堅持追求一種非流程化的真實感。”阿木說。
每到一地,阿木會去工廠、飯館、車站、農村了解當地人生活和旅游業發展的問題,基于自己和當地人的共同討論輸出一種觀察。阿木說:“我的旅行視頻不是一味夸贊,而是報喜也報憂,這種真誠是文明的底氣。”
阿木去過不少知名景點,但體驗不盡相同。“相當一部分景點令人失望,景色一般、基本設施維護不善,體驗感差。”阿木發現,一些名不副實的景點卻在網上被包裝得十分“高大上”。每當發現這種情況,阿木都在視頻中直言問題所在,并提出建設性意見。阿木說:“避免實地體驗落差是新一代視頻主參與維護游客權益的一種方式,要站在旅游目的地角度和游客角度分別思考,保持批判性。”
對于視頻呈現,阿木也有原則。拍未成年人要征得其父母同意;請采訪對象出鏡,他選擇對方能接受的形式。充分尊重和深度溝通保證了視頻的完成度,也讓他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看官說:
把不文明的短命式直播拉黑
陜西西安的林宇是骨灰級旅游愛好者,10年來他把業余時間都用于旅游上,至今已經去過20個國家。今年受疫情影響,只能國內游,他專門找了一些冷門旅游地,意外發現了不少好風景。林宇說:“幾趟走下來,著實感慨祖國的山河廣袤。”
不過,林宇在旅途中也見識了不少“驚人之舉”,有人在直播中把最美公路變“死亡公路”,有人直播時攀爬文物,還有人為了直播“清場”而驅趕游客。林宇說:“這些都是短命式直播,損害主播、平臺和旅游目的地各方形象,若任其肆意發展,難免導致失信,后果很嚴重,還談什么玩得好。”
把旅游視頻和旅行直播當攻略的林宇有自己的“黑名單”。直播姿態做作,靠噱頭、缺乏內涵的堅決不看,高度同質化的直播不追,突破文保、安全或環境禁區的不看不轉發。林宇說:“現在,大家的視頻可選項非常豐富,那些講文明、講品質、有素養、有追求的內容和主播終會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林宇建議,提高旅游直播播主和視頻創作者的從業門檻,設立基本規范,尤其要適時補充文旅知識,增強自身文明程度,發揮良性示范作用。王彬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