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第8屆南博會首設建筑科技館 中國綠色基建正走向南亞東南亞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4-07-26 10:27:30
              中新網昆明7月26日電 (記者 繆超)正在云南昆明舉辦的第8屆中國—南亞博覽會,首次設立建筑科技館。26日,中新網記者探館發現,中國綠色基建正走向南亞東南亞國家。

              7月24日,各界人士參觀南博會建筑科技館。中新網記者 李嘉嫻 攝

              “為了一種美麗的鳥,我們學會改變。”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展臺,該公司講解員楊迪向老撾客商介紹,云南玉楚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為避讓綠孔雀棲息地和水源保護地,中國中鐵修改線路設計,為此增加投資2400萬元人民幣。

              “這樣的改變,在中老鐵路上也能找到。”楊迪繼續介紹,中老鐵路建設毗鄰亞洲象棲息地,設計者前期調查了亞洲象的分布和遷移通道,最終將線路走向避開亞洲象主要活動區域。

              “這個項目為尼泊爾既有道路改造項目,由于國別不同,相關環保要求存在差異。”楊迪說,該公司建設尼泊爾KK公路項目時,為此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與當地政府、監理共同出臺施工環境評估報告;再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先后制定了環境保護計劃、環境保護制度、水土防治及文物保護制度等;又如,成立專門的環保管理小組,聘請5名尼泊爾當地環保工程師進行環保管理等。

              本屆南博會,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展示了他們在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的基建項目。

              該公司建設的巴基斯坦Karot水電站,于2022年并網發電。該公司展區講解員康晗向斯里蘭卡客商介紹,Karot水電站建設過程中,為保護當地特色魚類,中方人員進行專門調查,并嚴格制定了魚類保護措施,在為當地人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維護了當地生物多樣性。

              7月24日,參加南博會的斯里蘭卡嘉賓了解中國基建情況。中新網記者 繆超 攝

              中國綠色基建走進南亞東南亞,不僅有“大寫意”,也有“小而美”。

              受限于地理條件,馬爾代夫馬累的生活垃圾必須先通過垃圾轉運站進行收集,再船運至垃圾島進行焚燒和填埋處理,但原有的垃圾轉運站場地狹小、功能單一,不具備集裝箱運輸能力。

              由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馬爾代夫垃圾轉運站項目2023年8月竣工,有效解決當地垃圾分類與轉運難題,每日綜合垃圾處理能力達150噸,每年可減少海洋垃圾排放約260噸,還為日后馬爾代夫使用垃圾發電提供了基礎。

              耶覺村地處緬甸克欽邦其培縣,有村民15戶74人,因受地理條件和用電人數限制,電網一直無法架設,該村成為其培縣中心區周邊7公里范圍內唯一一個無電村。

              去年,由中國國家電投集團在緬甸實施的“無電村”光伏示范項目投入使用,點亮了耶覺村夜空。

              觀展過程中,老撾客商蘇琳達(音譯)告訴記者,“我們希望中國幫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同樣希望這些幫助是綠色和可持續的。”(完)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