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科學 > > 正文

              低成本太赫茲收發器傳輸速度達115吉比特/秒 適合大規模生產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9-10 09:29:31

              太赫茲頻段是一種新的頻率資源,有望用于未來的超高速無線通信——如第六代(6G)通信技術。德國和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低成本太赫茲接收器,由一個二極管和一個專用的信號處理器組成,能在110米范圍內以115吉比特(Gb)/秒的速率、0.3太赫茲(THz)的載波頻率傳輸數據。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志。

              第五代(5G)移動通信技術之后是6G。從網絡性能指標看,6G無論是傳輸速率、端到端時延、可靠性、連接數密度、頻譜效率、網絡能效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提升。

              卡爾斯魯厄技術學院(KIT)的研究人員解釋說:“為了能同時為更多用戶提供服務,并以最快速度傳輸數據,未來的無線網絡將由大量小型無線蜂窩組成,這些無線蜂窩距離短,能以最小能耗和低電磁輻射高速傳輸數據。”

              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為形成強大而靈活的網絡,這些基站需要通過高速無線鏈路連接,這可以通過太赫茲載波來實現。太赫茲載波位于微波和紅外光波之間。然而,現有的太赫茲收發器做工復雜且昂貴,還存在帶寬瓶頸。

              有鑒于此,在最新研究中,KIT與美國弗吉尼亞二極管(VDI)公司合作,研制出了這種新的簡單且價廉的太赫茲信號收發器。

              研究人員表示,新收發器的核心是一個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用于校正太赫茲信號,此外,還能提供較大的帶寬,并用作包絡檢波器來恢復太赫茲信號的振幅。盡管如此,正確解碼數據還需要太赫茲波的時間相關相位,該相位通常在整流過程中丟失。為克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與一類特殊的數據信號結合使用,可以從振幅中重建相位。

              利用這一新型收發器,研究人員在110米的距離以0.3太赫茲的載波頻率實現了115吉比特/秒的傳輸速率。研究人員稱,這是無線太赫茲傳輸在超過100米所展示的最高數據速率。此外,這種太赫茲接收器技術簡單且性價比高,適合大規模生產。 (記者 劉霞)

              責任編輯:

              標簽: 低成本太赫茲收發器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