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貸款不良率上升,“風險總體可控”不是推責理由
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四大行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均有所增加,中國工商銀行(601398)、中國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中國建設銀行(601939)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79%、3.39%、5.05%、1.85%,分別較上年末上升2.47個、1.58個、0.37個和0.54個百分點。
不良上升,是銀行貸款風險上升最直接、最令人擔憂的表現。特別是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不良率接近或超過5%,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過去,一直扮演房地產貸款主角的建設銀行,反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只有1.85%,遠低于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難道是銀行經營業務放開、市場放開后,彼此的業務范圍進行了重新劃分、重新界定、重新分配了嗎?
不錯,銀行業務放開后,各大行之間已經沒有了過去那種工商銀行主要負責工商企業信貸業務,農業銀行主要負責農村信貸業務,中國銀行主要負責外匯業務,建設銀行主要負責建設信貸的信貸業務區分,而是依據實際情況,各自按照經營需要,設點布局,辦理相關的金融業務。尤其在銀行業務全面放開的初期,各大銀行紛紛設立新的網點,一時間,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大小網點,加上各類股份制銀行、地方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相繼成立,更讓布局設點成為銀行競爭的主要手段。
過度競爭的結果,也讓各大銀行面臨著相當一部分網點出現效益越來越差,經營難以為繼,繼而紛紛撤銷經營網點的現象,直到現在經營網點布局總體合理。但是,網點剛剛趨于合理,新的不合理現象又出現了,那就是信貸資金的投向。也就是說,銀行到底應當支持什么,重點向哪些銀行投放貸款。顯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地產貸款出現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現象,說明銀行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對房地產業的貸款投放是出現了問題的,是很盲目和無序的。
要知道,如果是實體經濟領域的不良垡率大幅上升,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外部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很多,通貨膨脹壓力很大,企業普遍面臨經營困難現象。但是,房地產行業不同,這些年來,中央一再強調,要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要嚴格控制房價無序上漲,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要因城放策,銀行要嚴格控制向房地產市場投放資金。即便撇開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加大房地產投資的那年,真正的調控也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但是,涉房貸款仍然不斷上升,且不只是給開發商發放貸款,給廣大居民也大量發放購房貸款,到底是為什么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央在出臺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時,也都明確要求,信貸資金投放必須重點向實體經濟領域傾斜,降準、降息等,大多也是定向降準和降息,可是,涉房貸款仍然是增長主角,以至于每次降準降息,房地產板塊都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點。那么,銀行為什么不按照中央要求和管理層部署,把重點放在支持實體經濟上,而要不遺余力地支持房地產、支持開發商呢?各大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上升,難道都是正?,F象嗎?難道不該對此承擔責任嗎?
以工商銀行為例,按照工商銀行公開披露的數據,該行全部貸款的不良率為1.42%,可是,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卻達到了4.79%,高出全部貸款不良率3.37個百分點,這份“成績”可不小啊。房地產業貸款額則還有?7057.14?億元,占比6.5%。即便比上一年有明顯下降,比例仍然很高。更重要的,如果不是決策層和管理層適度放松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各大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將達到多大數額呢?會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呢?
我們說,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也應當予以支持。但是,絕不是無序支持、盲目支持,更不是躺在房地產身上做業績,躺在房地產身上賺快錢,躺在房地產身上拿高薪。房價上漲如此之快,開發企業負債如此之多,房地產市場風險如此之大,與銀行的亂作為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面對各大銀行出現的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大幅上升,監管機構應當依據情況,給予相關銀行問責處理。特別在中央明確“房住不炒”定位后,各大銀行仍然大量向房地產市場投放貸款,必須嚴厲追責,追究銀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如果形成風險的,且損失額較大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特別要提醒銀行的是,撥備充分,絕不是銀行風險防范工作做得好的表現,也不是簡單的“風險總體可控”。如果在房地產貸款方面,銀行稍稍謹慎一些,很多貸款就可以不予發放,風險也就可以大大降低。更重要的,實體經濟可以得到更多資金支持,從而為控制通貨膨脹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必須對房地產貸款問題進行全面剖析,找出問題根源,該追責的堅決追責,否則,銀行就不會真正對風險負責,不會對經營負責,不會對國家和人民利益負責。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 []實施一年整,“源網荷儲一體化”達到預期了嗎?
- []北京朝陽: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6個月租金
- []北京朝陽區: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減免6個月租金
- []頭發稀疏 求職被拒
- []Mysteel解讀:美聯儲加息疊加中國拋儲 油脂油料為何波瀾不驚
- []碧桂園:福州項目事宜妥善解決 各股東已明確處理方案和實施步驟
- []南通市經開總公司6億元中票將付息 債項利率6.26%
- []中信證券:短期內國債利率或將維持震蕩
- []揚州:降低人才及二孩家庭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至20%
- []揚州:人才及二孩家庭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調整至20%
- []關注“常笑醫學” 前沿醫學直播免費看 助力醫學醫技全面提升
- []被疫情改變的城市“賽道”
- []十年歷程,闊知懷感恩之心繼續前行
- []英國宣布對俄新制裁:大幅提高鉑、鈀等貴金屬進口關稅
- []因與濱江交易事項 陽光城2021年中票觸發事先承諾條款
- []北京出臺8條措施 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北交所上市
- []每經品房|政策利好加速天津樓市回暖,這些樓盤為何受到購房者追捧?
- []陽光城巧解表外債
- []記者觀察|營銷壓力山大,開發商如何破局?
- []市場監管總局:防止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向民生消費領域傳導
- []下游需求擾動鐵礦石近強遠弱 專家建議多看少動
- []員工人均成本180萬元/年 建發國際盈利能力下降另一誘因?丨資色·曝財報
- []資本月報 | 國企央企成為本月融資主力,東原仁知服務完成IPO(2022年4月)
- []安徽亳州掛牌3宗商住地 總起價4.5億元
- []銀行保險機構再迎專項整治 嚴防大股東操縱掏空風險
- []福州今年1-4月繳存職工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突破600億元
- []多個領域貸款利率下調!3月新發放個人房貸利率比年初低17個基點
- []到越南投資買房?當地中介:事情并不簡單
- []4月業績集體下滑 房企何時解凍
- []2022年1-4月武漢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TOP20
- []求解樓市紓困|四月報集體下滑 房企如何應對最慘小陽春
- []濱江集團完成收購陽光城浙江永康6宗地塊
- []金地集團前4個月簽約額580.1億元
- []湖南:已交房未入住空置房物業費按不超過90%繳納
- []經歷災難才明白,買對房子能保命!
- []烏克蘭宣布:限制出口大米
- []雙焦:負反饋開啟 雙焦供應壓力顯現
- []衛生紙又要漲價?全球最大紙漿生產商警告:隨時可能供應中斷!
- []什么情況?知名國際大行總部遭警方搜查!15年間股價從3位數暴跌至個位數
- []華南區新開盤諜報:兩城推盤量攀升,去化走高市場或迎回春
- []十年終成一夢?期貨盤手青澤旗下私募被注銷 曾參與期貨市場“成千上萬次戰役”
- []時隔近10年 李嘉誠“殺回”內地土拍市場 什么信號?
- []近期哪些儲能項目值得關注?
- []儲能頭條:召回王特斯拉四月召回車輛超14萬?;寧德時代美國工廠已到審查最后階段?
- []哈密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五一”假期施工忙
- []可持續發展標桿!東方日升2021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 []官方回復:農光互補如何處理土地關系?是否需要審批?
- []幾歡幾愁?19家垃圾焚燒發電上市企業2021年業績匯總 光大環境領跑!
-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落實“23+10”加大對市場主體紓困支持
- []金茂、金地、金科,地產三金業績出爐
- []濟南首批集中供地收官:21宗地攬金90.14億,14宗地流拍
- []房地產開發貸重回增長通道!廣東將繼續引導銀行降低需求端購房成本
- []1.539億元!協鑫新能源售出30MW光伏電站股權
- []歐佩克+小幅提高原油供應限額 國際油價5日上漲
- []房產商清表損毀麥田 河北元氏縣政府:責令停止施工并追責
- []中國4月末外匯儲備報31197.2億美元 環比減少682.74億美元
- []成都啟動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試點
- []16家上市銀行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超20% 息差收窄壓力猶在
-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一季度廣東社融規模增量達1.4萬億元
- []融創服務社群登陸央視《中國新聞》,首創“非遺進社區”文化建設模式
- []索菲亞·墻地一體空間定制啟航慶典圓滿結束
- []博洋家紡麥德龍旗艦店,全新形象等你揭曉
- []四川樂山:購買新房首套補貼8000元、二套補貼12000元
- []中國金茂前四月簽約銷售金額共計419億元
- []從土拍看廣深兩座城市的樓市博弈
- []多重競爭力加持 美克家居2021年扣非凈利大漲92.3%丨資色·曝財報?
- []金科股份累計回購4270萬股公司股份 交易總額約1.9億元
- []正是人間四月天
- []市場速遞 | 5月6日銀行間本幣市場運行情況
- []美國一電池儲能系統發生火災,原因不明
- []21GWh!比亞迪兩大百億項目開工
- []【媒體說】廣投資本集團在上交所發行創新創業公司債 投資引領助力產業發展
- []刷新儲能海拔紀錄,科華儲能解決方案在近5000米高原上沐浴日光
- []獨立儲能電站盈利模式初步確立
- []五一過后煤市將趨向活躍
- []零關稅對煤市影響有限 進口煤減少或已成定局
- []2022全球動力電池一季度裝車量TOP10出爐!
- []寧德時代鈣鈦礦搭建中試線,入局太陽能光伏電池領域
- []寧德時代:2025年之前電池產能預超670GWh
- []山西:支持抽水蓄能電站/新型儲能等儲能基礎設施!
- []數據中心“變綠” 能源消耗“瘦身”
- []國內供應逐漸恢復 豆粕現貨基差或穩中緩跌
- []云南省印發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 []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95.1GWh:中企份額大增 日韓下滑
- []經濟學博士:警惕用中長期合同否定期現貨市場
- []四項制度齊發布!交易商協會助力化解債務市場風險|債市縱覽
- []大摩:熊市將至 投資者無處可藏!傳奇大佬疾呼先保本 大宗市場動蕩更嚴重?
- []棕櫚油短缺帶來契機 馬來西亞欲在全球市場大舉擴張
- []集成電動推桿系統的重型機械!力納克與這兩家企業達成合作
- []世界華人聯合總會姜琳主席呼吁地球村和平相處
- []樂泰膠水怎么樣?行業龍頭用實力說話
- []晶科能源攜手GroupShops,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提供N型BIPV幕墻組件
- []立夏后每天一盒永和豆漿,解鎖健康消暑新方式
- []148年質量守護,威能為千家萬戶締造健康舒適人居
- []暖心! G7咖啡X歐姆龍健康醫療派送健康能量包,助力醫護人員抗疫!
- []【人才邀請函】中關村百校聯盟校園招聘團 2022國際化人才專場網絡招聘會
- []打造不一樣月子體驗,有專業有溫度的十月結晶月子中心
- []智云健康科技賦能,助力糖尿病數字化管理
- []優路教育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專注創新賦能行業
- []植入景昱腦起搏器后,教師再度揮毫筆墨重新抒寫人生
- 揚州:人才及二孩家庭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降至20%
- 標普:應時代中國控股要求 撤銷對其B+評級
- 樓市早餐會 | 北京朝陽對部分小微企業減免租金;中南建設獲50億元支持;快手回應建立房產業務中心
- 蘇州二手房取消限售年限 非限購區域房產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
- 這個企業22年專注科研背后,居然發現了嬰配粉的新賽道!
- 涉房貸款不良率上升,“風險總體可控”不是推責理由
- 中國電力2022-2023年儲能電芯/電池簇/EMS供應商名單公示 有8家中國企業入圍
- 楚能新能源150GWh鋰離子電池產業園項目開工
- 陽光電源簽約澳洲2GW大單 加速澳洲低碳轉型步伐
- 深圳龍崗布吉一村項目計劃調整(草案)公示 拆除面積9.45萬㎡
- 智云健康助力溫江區打造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平臺
- 蘇熳熱愛生活,在瑣碎中提煉美好,成就生活豐富多彩的蘇熳
- 卡本產品入選“既有建筑改造加固領域優秀技術產品推薦目錄”
- 高爾夫尊中國與美國PGA高爾夫培訓中心·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 五四青年節 | 不負希望!同溢堂與民族同行,與時代共進!
- 伊膚泉美白助力,趕走色斑困擾,喚醒肌膚白皙
- 怡和嘉業攜全線產品受邀出席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主辦會議
- 雙星齊閃耀,QQ冰淇淋和奇瑞小螞蟻領跑五一天貓汽車品類銷量
- 繪星而守星:網易LOFTER發起“我的小星球”公益畫展
- 蓬松生活攜迷你系列產品,與你探討消費新主張
- 五一勞動節:永和豆漿以匠心精神致敬每一位勞動者
- 來常笑醫學網學習經典病例 迅速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
- 沖牙器成個護類電器增速最快品類,倍至聯合權威專家為挑選沖牙器支招
- 五一首日訂單近七千,讓于虎不斷稱贊的明星級小車究竟是?
- 宜信財富,做更專業的財富管理規劃
- 和訊曝財報丨藍光發展2021年實現營收201.16億元 同比下降53.17%
- 優化布局、持續深耕 房企在樓市調整中筑牢“穩定器”
- 中國奧園:4月30日仍無法刊發2021年業績報告
- 和訊曝財報丨陽光城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425.26億元 全口徑銷售額1838億元
- 下調利率、取消限購 多地出招穩樓市
- 從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 優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
- 和訊曝財報丨泰禾集團2021年營業收入49.11億元 同比增長35.87%
- 和訊曝財報丨奧園美谷2021年實現營收15.39億元 歸母凈虧損2.53億
- 和訊曝財報丨雅生活2021年實現營收140.8億元,同比增長40.4%
- 女兒舉報親媽,藍翔技校校長家庭糾紛殃及一個小區的購房人,中介多次提示“別買”
- 三盛控股繼續延遲刊發2021年經審核年度業績至6月30或之前
- 深圳2022年首輪供地吸金193.3億 萬科聯合體70億奪得寶安地塊
- 8宗地塊全部成交!深圳首批集中供地攬金193.3億,央企國企仍是拿地主力
- 融僑集團發布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三道紅線”全面綠檔,維持穩健發展
- 一周公告合輯丨年報季接近尾聲 房企表現如何?
- 商品期權再添新成員?豆一、豆二和豆油期權要來了?一文帶你提前了解
- 第三方回款疑問與第一大客戶“閃退” 匯聯地板業績真實性隱憂待解丨IPO觀察
- 4月份鋼鐵PMI為40.5%:疫情影響延續 行業下行壓力加大
- 全面推動電動化轉型bZ4X這款純電SUV要用硬核科技讓豐田再贏一次
- 印度一度面臨煤炭緊缺困擾
- 一季度晉城規上原煤產量3244.4萬噸 同比增長12%
- 光伏+儲能4大典型系統全解
- 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煤電機組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示范項目建成投產
- 鄂爾多斯承擔的4540萬噸進口煤應急保障任務中長期協議已簽訂
- 2022年山東省太陽能發電市場運行現狀分析 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再創新高
- “十四五”云南省擬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 2021年報出爐,嘉凱城全年實現營收13.74億元
- 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 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石油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
- 微導納米三度IPO:公司增收不增利,前五大客戶集中度過高
- 對付塑料污染,24小時內降解塑料或是個好辦法
- 鄂爾多斯塔然高勒礦區阿彥布魯勘查區煤炭地質勘查項目開工
- 中環、隆基、通威漲價!
- 國際油價4月28日上漲
- 2022年4月28日24時起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上調
- 三峽能源(600905):Q1毛利率創新高 海風項目集中投產貢獻業績彈性
- 告急!中國最珍貴的黑土正在加速流失!
- 5月期貨財經日歷來了
- 格力電器擬分紅逾110億 擬不超60億開展銅、鋁等大宗材料期貨套期保值
- 4月第三周天津市煤炭價格環比持平
- 一季度中煤能源凈利潤67.93億元 同比增長93.1%
- 特變電工:擬23.75億元投建400MW新能源電站項目
- 2021年中國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發布
- 陜西煤業(601225)2021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點評:高盈利、高股息彰顯投資價值
- 整縣推進4大場景,用案例告訴你收益有多少?
- 隆基股份2021年業績不及預期,增收不增利為哪般?
- 鹽池縣因地制宜實施生物質能取暖
- 國能日新上市!股價大漲41%
-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天然氣批發價格將上漲19%
- “五一”小長假來了!聚酯、甲醇、聚烯烴、玻璃市場節前下游備貨節奏如何?
- 歐元區4月通脹率續刷歷史新高 歐盟還有底氣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禁運嗎?
- 陽光城:已到期未支付的債務本金合計金額301.91億元
- 年報觀察 | 寶龍商業要慢一點
- 龍凈環保:一季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6.01% “雙碳”背景下公司將迎來發展窗口期
- 雪松發展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3.24億元 凈虧損233萬元
- 龍凈環保:2022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上升26.01%
- 陽光城2021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余額約80.75億元
- 佛山10.39億元掛牌南海2宗地塊 按價高者得確定競得人
- 宋都股份一季度營業收入17.33億元 凈虧損1163.36萬元
- 上房物業服務向證監會申請撤回上市申報材料
- 東原仁知服務上市首日 資本市場的想象與理性
- 華夏幸福2021年營收431.81億 凈虧損390.3億 銷售額281.68億
- 陽光城年報:2021年營收425億元 腳踏實地化解危機
- 海航投資一季度營收1407.5萬元 凈虧損508.27萬元
- 嘉凱城2021年營收13.74億虧損12.69億 影城數量166家
- 永輝超市2021年營收910.62億 歸母凈利大幅下滑319.78%
- 股價漲至歷史高位后 保利發展2022年首季財報怎么看?
- 年報速遞|綠地控股去年營收約5443億,歸母凈利近62億
- 中天金融2022年第一季收入10.84億虧損9.68億 貨幣資金59.95億
- 陽光城2021年營業收入425.26億 歸母凈虧69.52億
- 中天金融2021年歸母凈虧損64.16億 同比下降1221.92%
- 年報速遞|格力地產去年營收71.33億,歸母凈利約3.21億
- 奧園美谷一季度營收3.12億元 凈虧損3878.16萬元
- 藍光發展2021年凈虧損138.34億 銷售金額錄得465.62億
- 泰禾集團一季度營收2.46億元 凈利潤同比減少14.46%
- 奧園美谷2021年歸母凈虧損2.53億 期末貨幣資金6.04億
- 龍凈環保: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60億,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 佳兆業美好更換開元信德為新核數師 預計將于6月中旬刊發年報
- 金地集團一季度營收133.54億元,同比增長約82%
- 陽光城:2021年營業收入425.26億元
- 張江高科2021年營收20.97億元 同比增長169.13%
- 雪松發展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股票簡稱變更為“*ST雪發”
- 嘉凱城:2021年營業收入為13.74億元 同比增37.37%
- 華夏幸福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41.82億 銷售額19.07億
- 融僑集團2021年營收206億 物業在管面積2000萬平米 商業100萬平米
- 藍光發展:2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138.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