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環球信息:2023年儲能市場三大發展趨勢

              來源:高工儲能 時間:2023-06-15 10:54:48

              2023年儲能市場行至關鍵時期。寧德時代掌門人曾毓群近日援引高工數據表示,2030年儲能市場需求也將超過1TWh。儲能TWh時代未來已來。面對長坡雪厚的儲能,儲能產業也成為最熱鬧的賽道之一。光伏、電力、鋰電池等不同專業背景的企業進入了儲能賽道,還有五糧液、龍凈環保、雪天鹽業、盛虹集團、威騰電氣、教育企業ST開元等跨界企業也加速進入儲能行業。


              (資料圖)

              天合儲能戰略市場與產品管理總監李秉文表示,儲能行業當前正處于產業導入期的后段和產業快速成長期的前期階段,剛剛開始進入到規模化應用的階段,因此行業競爭格局仍然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從此可以初步看出儲能市場已經出現幾大發展趨勢:

              第一, 伴隨政策不斷出臺、模式不斷探索、原材料價格不斷下調、儲能系統成本不斷降低,電力儲能正在加速走向市場化。

              第二, 作為新能源兩大主體,光和儲加快并肩作戰,光儲融合深度耦合。一方面,眾多光伏企業加速進軍儲能領域,另一方面,眾多企業發布光儲融合解決方案。

              第三, 儲能全球化趨勢發展日趨明顯。憑借供應鏈優勢,中國電池企業已經成為世界儲能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中國儲能產品加速走進歐美主流國家,中國儲能企業全面競速全球市場。

              聚焦市場化 電力儲能跑通商業化還有多久?

              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惠東表示,在商業模式上,有一些電價比較清晰的地方,新能源配置的儲能利用率就比較高。但是在沒有電價預期和保障性市場不是特別充分的時候,新能源場站配置利用小時數未達預期?,F在相當多的新能源配置的儲能電站,一年利用小時數不足400小時。

              盡管電力儲能發展過程問題重重,但基于電力儲能走向商業化也形成自上而下的廣泛討論和實踐。除了政策端進一步確定外,儲能上游原材料、產業環境、產品創新、儲能標準、商業模式等進一步得到優化,尤其是商業模式上的探索日漸成熟。

              在電力端的定位來看,新型儲能已經上升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環節。新型儲能可發揮支撐電力保供、提升系統調節能力、保障電網運行安全等重要作用,具有多元、多時間尺度的應用場景。

              在商業模式上,山東省通過將獨立儲能電站進入市場化機制的方式有效的盤活了儲能電站的運營。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自2022年3月份山東首批投運的6座獨立儲能電站(總容量512MW)參與電力現貨交易以來,約10個月的時間內,共計參與現貨市場交易電量已超2億千瓦時。

              在獨立儲能模式下,儲能電站盈利性較好。以某儲能電站100MW/200MWh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為例,年凈收益為154萬元。總體來看,儲能運營已進入商業化初期。

              從產業環境來看,儲能系統價格下行明顯。6月9日,華電集團2023年第一批磷酸鐵鋰5GWh儲能系統框架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標段一儲能系統價格集中在1元/wh左右,也昭示著儲能系統價格已經逐漸進入“1元時代”。

              事實上,5月份以來,儲能項目招投標市場,平均報價延續下降趨勢,儲能系統和電池框架采購投標價格繼續創新低。2小時儲能系統出現最低報價1.000元/Wh,電池框架采購報價低于0.7元/Wh;2小時儲能系統報價區間為1.000-1.490元/Wh,加權平均報價1.115元/Wh,環比下降14.1%。2023年1至5月,累計下降24.15%。

              而在產品創新和標準方面,2022年以來,儲能領域數個關鍵性標準相繼出臺,而基于儲能安全的討論和產品創新,進一步推動儲能商業化發展?;谏鲜龇N種趨勢,電力儲能商業化腳步正在加快。

              光儲融合 從企業過渡到產品深入耦合

              十多年來,中國光伏產業飛速發展。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連續十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計裝機規模也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如今中國已是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最快、產能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光伏產能占世界比重超過80%。而儲能發展快的山東截止2022年底風電、光伏裝機65.72GW,其中光伏42.7GW居全國第一位,風電裝機23.02GW居全國第五。

              從行業大趨勢來看,光伏儲能融合已經從趨勢走向現實。光伏電站規模增長提速,電網承受的沖擊也越來越大,建設新一代友好型光伏電站,實現光儲融合已經成為明確要求。光伏配儲已成為全國各省光伏裝機的標配,同時,光伏制造端光伏組件、光伏逆變器與儲能產品也深度融合,紛紛推出儲能系統及相應儲能產品。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十四五”后期,光伏可能會成為低價電源,儲能成本在十四五末期,有可能基于現在成本降低一半。結合終端價格改革以及發電側的電力市場建設,十四五模式的新業態和規??赡苓M入到一個快速增長期。

              陽光電源、華為、科華數能、天合光能、愛士惟、三晶電氣、科士達、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三晶電氣等光伏廠商相繼布局儲能領域。早在去年6月7日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讓儲能不再是為了迎合光+儲的配套政策,而是更可獨立參與其他的輔助服務,從而提升儲能的收益與經濟價值刺激儲能產業發展。因此,光伏市場的快速增長與儲能政策相輔相成下,光儲市場的機遇期將要來臨。

              曾毓群表示,5月底,我們剛剛發布了全球首個零輔源光儲融合解決方案,擺脫了傳統儲能解決方案對冷卻系統及其輔助電源的依賴,實現了儲能系統運營效率、響應速度、使用壽命、耐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全面提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寧德時代希望成為零碳戰略的排頭兵,帶動整個新能源行業的零碳升級。

              無獨有偶,在陽光電源、天合光能、華為等相繼發布光儲融合解決方案。華為于6月13日在德國慕尼黑發布了FusionSolar智能光儲解決方案,以SUN2000-330KTL新一代1500V智能光伏控制器為核心,通過支持光儲低壓交流耦合、子陣級智能融合控制、全面領先的并網能力、光儲全鏈路“5+4”重安全設計以及智能融合診斷,為客戶帶來更優度電成本(LCOE)、電網友好、安全可靠、全面數字化四大價值。

              在光伏發電率先成為中國新能源的主流背景下,光儲融合已經成為產業重要趨勢。全球儲能時代 中國企業組團進擊“歐美”在歐美一些擁有良好電力工業基礎和廣闊新能源市場的經濟大國,激發了儲能“出?!崩顺?。相關數據顯示,美國、中國、德國、意大利、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這七國,占據了全年全球新增電化學儲能市場的90%以上。

              歐洲市場是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增速較快的市場。2022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一度大漲21%。歐洲用電成本顯著上升,而戶用光儲經濟性進一步凸顯。據統計,歐洲戶用儲能的90%以上份額集中在前五大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奧地利、瑞士。其中,德國是歐洲最大的戶用儲能市場。

              而增速驚人的還有美國市場。美國本土電網由西部聯合電網、東部聯合電網、德州電網三大電網構成,區域電網的互聯程度較低,由于落基山脈地理特征和歷史原因,各電網區域的發電結構有所不同。加州、德州分別對應更高的光伏、風電發電占比,及加州無法實現電力完全自發自用、德州電網與外界互聯程度較低,使得加州、德州成為美國儲能主要裝機市場。2022年8月出臺的IRA(Inflation Reduction Act)法案強化了ITC政策力度。2022H1美國儲能市場延續高增態勢,以表前儲能為主且配儲時長不斷提升。

              全球儲能裝機量出現大幅攀升,使得中國企業有走向全球市場的愿望與需求,而海外市場的情況變化也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寧德時代率先在儲能領域突破了北美市場。去年,寧德時代與美國儲能技術公司FlexGen達成合作協議,將在三年時間內為后者供應10GWh的儲能產品。該儲能產品為集裝箱式液冷儲能產品EnerC,是針對極寒、高溫、高濕、沙漠等極端天氣研發的。據悉,FlexGen旗下的HybridOS?平臺,將幫助寧德時代的儲能產品輻射到德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及整個北美地區的高性能儲能系統。

              作為最早進入北美市場的中國企業,比亞迪自2011年就開始進擊北美市場。其在歐美市場的成績,業已成了中國儲能企業出海的新標桿。目前,比亞迪儲能已在全球56個國家完成16萬套家用儲能產品安裝。

              早在2018年,陽光電源對光伏、儲能業務進行了整合,依托海外光伏營銷渠道的優勢,陽光電源儲能業務2018年相繼在美國、德國、日本市場完成了突破,已經連續7年儲能系統出貨量排名中國企業第一。

              而在戶用儲能領域,派能科技在與特斯拉、Sonnen等全球競爭對競逐時,脫穎而出。派能科技出貨量自2020年開始位居全球第二,并逐年縮少與排名第一的特斯拉之間的距離。而便攜市儲能企業華寶新能80%營收來自海外。

              面對海外市場,中國企業可謂占據著明顯的優勢。中國企業具備成熟的以鋰電池為核心的儲能產業鏈,擁有眾多大規模鋰電池生產基地,具有產業鏈、成本等強勁的競爭優勢。

              事實上, 2023年以來,中國已經有更多企業在海外市場實現了突破。以瑞浦蘭鈞為例,其先后達成為Powin提供3GWh儲能電池、向Energy Vault供應10GWh液冷儲能電池系統等協議。

              全球儲能時代正在“照進現實”。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市場】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