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市場決定行業走向:共享或獨立儲能將逐漸代替強制配儲-世界觀速訊

              來源:北極星儲能網 時間:2023-06-08 09:13:40

              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儲能改變了電力系統即發即用、生產和消費同時完成的傳統模式。隨著我國新能源裝機的不斷增加,“新能源+儲能”模式逐漸成為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的有效途徑。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

              不少省市強制規定新能源投資項目必須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借此催生了電力儲能的快速增長。然而,由于我國電力儲能尚無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儲能產業鏈依然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

              根據中電聯數據,中國當前電化學儲能電站的利用率較低,電化學儲能項目平均等效利用系數為12.2%,新能源配 儲系數僅為6.1%,火電廠配儲能為15.3%,電網儲能為14.8%,用戶儲能為28.3%,總體利用率較低。


              (相關資料圖)

              “從商業模式上看,要想盈利,就需要提高儲能利用率,最好方法或是在電源側進行獨立配儲并進行共享?!眹野l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研究員劉堅建議。

              可在電源側獨立配儲并共享

              新型儲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勢,可在電力運行中發揮頂峰、調峰、調頻、爬坡、黑啟動等多種作用,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合洲際能源咨詢院院長、中國能源產業發展網首席信息官王進表示,相比較,發達的電力市場化國家,無論是電網側、發電側,還是用戶側,均沒有所謂的儲能強配。儲能,特別是電力儲能,都有比較完善的市場機制和盈利模式。

              “雖然儲能能夠幫助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但儲能成本高的缺點還沒有完全解決?!睂τ谟姓咭髤^域新能源發展需要配儲的情況,劉堅表示,最好方法或是在電源側進行獨立配儲并進行共享,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運營價值,減少不必要的花費,同時也會減少一些企業為了應付而簡單配儲的情況。此外,還可以提高安全性,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儲能大爆發與新能源強配儲能密切相關。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新能源配儲能運行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國已有近30個?。ㄊ?、區)出臺了“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能文件,大力發展“新能源+儲能”。

              “強制配儲會逐步取消,將用共享或獨立儲能來代替,這是由市場決定的。具體取消的時間,比較難回答。因為現在的配儲要求是各地政府提出來的,新能源配儲政策對地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并不相同,很難一刀切說配儲合不合適?!眲灶A測。在其看來,如果需要配置,不一定在場站內去配,還可以通過租賃、共享、金融的方式去解決,選擇路徑有很多種。

              獨立儲能建設漸入佳境。數據顯示,2022年并網投運16.5GW,啟動項目總規模達35GWh。2022年公開宣布但未進入實質階段的獨立式儲能電站142 座,28.3GW的總規模,將成為2023年獨立儲能增長的最強儲備力量。平安證券提醒,獨立儲能經濟性成為關鍵看點,且重點地區獨立儲能的經濟性很可能成為項目落地的“臨門一腳”,是今年裝機能否再度超預期的關鍵因素。

              共享儲能成為業內探索新方向。據了解,山東、湖南、浙江、內蒙古等多個省(區)陸續出臺了儲能建設指導意見,鼓勵投資建設共享(獨立)儲能電站。3月29日,龍源電力集團能源銷售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龍源電力集團共享儲能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為行業首家以“共享儲能”命名的專業化服務公司。

              飛輪儲能或將迎每年百億市場

              除電化學儲能外,作為物理儲能的飛輪儲能近年來也逐漸進入行業視野,并進入工程化示范階段。

              據華馳動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欣介紹,飛輪儲能的商業模式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綠色低碳可以產生環保效益;二壽命長耐寒耐高溫可以產生少維修和更換效益;三是安全性高減少不必要支出;四是未來發展前景好可產生投資回報。

              張欣稱,商業模式決定發展經濟性,從飛輪儲能現有的商業模式看,其價值創造路徑包括參與電力調頻、UPS、能量回收、特種電源、電動汽車等應用場景,其中以電網調頻市場最具潛力和想象空間?;趯π袠I的觀察以及飛輪企業的調研,當前站上萬億規模的儲能風口,物理儲能技術飛輪儲能將迎來超過每年百億的市場空間。

              相比其他儲能技術,飛輪儲能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次數高、壽命長、環境友好等獨特優勢,但高昂的成本(目前成本為化學電池的3-4倍)制約了其在儲能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在有關政策影響下,伴隨能源產業變革和產能規模的擴張以及材料和技術創新,飛輪儲能成本有望依托大規?;a快速下降,追平電化學電池,打破市場壁壘。

              不少龍頭持續加碼,多家企業表示飛輪儲能產品尚未實現量產。2022年8月25日,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示范項目在東方電氣竣工。在2022年12月30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廣大特材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大功率真空磁懸浮飛輪儲能轉子關鍵部件技術研發。

              在4月27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蘇交科表示,第二代飛輪儲能產品已進入試驗驗證階段,目前正在按計劃有序開展各項性能參數的測試與驗證工作。公司飛輪儲能目前尚未實現量產。

              5月11日,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國機重裝表示,公司生產的飛輪儲能裝置主要應用于大中型數據中心、應急供電、分布式數據中心超大型數據中心及電網調頻調峰等市場。公司的飛輪儲能產品暫未實現量產。

              儲能品牌打造以技術積累為本

              2022年被認為是儲能爆發元年,快速的發展也帶來了“成長的煩惱”,電池起火等發展中的問題對儲能產業的品牌造成了一定傷害。提升安全性與降低成本,打造更好的品牌贏得市場、降本增效,成為儲能行業企業共同面對的議題。

              “就如同德國和英國等國家在儲能方面的方法各不相同一樣,我國儲能在品牌建設方面也不能一概而論?!眲员硎?,儲能產業與企業的品牌建設并沒有固定的方法和統一的模式,不同地方要根據自身和當地的情況去發展屬于自己品牌的儲能或者儲能模式,這樣才能最有效果。

              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在政府支持和市場機制調節下,中國的儲能一定會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張欣建議,對于飛輪儲能,首先要將自身產品做好,品質做上去了,名譽和聲望就會提高,品牌也就立起來了。與此同時,借助媒體平臺進行報道宣傳,讓更多的企業知道好產品,讓高質量的儲能品牌快速傳播。

              王進則坦言,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一個行業的靈魂,一個國家的靈魂。講好中國的儲能故事是一項系統工程,背后是多年的技術的積累、管理的提升、產業鏈的完善、銷售的提升及品牌的建設。一個行業發展必須要有更多好的品牌企業做支撐。講好中國故事不是單純靠講,更是靠實際干的。應重視并支持能源產業、儲能產業品牌建設,打造好過硬的品牌,我國的儲能產業才能夠為全球樹立標桿。

              發布人:文濤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儲能系統】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