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產業 > > 正文

              全球報道:電網側儲能發展對電網公司的影響分析

              來源:中國電業與能源 時間:2023-03-02 17:04:45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先后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要求在電網關鍵節點配置儲能,提高大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在站址和走廊緊張地區延緩和替代輸變電設施投資;并進一步明確了新型儲能市場定位,逐步建立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和運行機制?!半p碳”目標下儲能的角色定位和儲能產業政策為儲能發展提供了支持,電網側儲能的發展也將對電網公司投資經營產生影響。

              01.新政策出臺為電網公司投資儲能提供了可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后,抽水蓄能電站投資成本疏導機制逐步完善。《方案》提出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的容量電價機制,即將容量電價對應的容量電費納入輸配電價回收,探索替代輸配電的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按照實施方案形成的共識,該政策為電網企業投資新型儲能提供了可能,但政策目前還較宏觀,實施路線、準入條件、操作細則等尚不明確。

              同時,在電網側儲能基于有效激勵機制而發展時,一旦電網公司進入該領域投資,投資監管必將趨嚴,以避免投資沖動造成項目虧損或者抬升整個電力系統的成本。電網側儲能成本收益若要通過輸配電價回收,應做好可行性研究論證,闡述清楚最重要的輸配電價核價“相關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則,是否是替代輸配電設施,是否更具經濟性,否則投資成本無法通過輸配電價疏導。而且電網側儲能成本收益一旦計入輸配電價,相關的監管工作也必將進一步細化。

              02.電網側儲能的合理布局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有利于電網穩定運行?!斗桨浮访鞔_了電網側儲能布局的4個主要場景,一是在負荷密集接入、大規模新能源匯集、大容量直流饋入、調峰調頻困難和電壓支撐能力不足的關鍵電網節點;二是在站址走廊資源緊張等地區;三是在電網薄弱區域如在供電能力不足的偏遠地區電網末端或電網未覆蓋地區;四是作為重要電力用戶的應急備用電源,如政府、醫院、數據中心等。通過電網側合理布局新型儲能設施,將提高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和保供能力、應急能力,減輕輸電線路阻塞,延緩輸配電設施投資。

              影響系統供電成本。儲能規模化發展需相應的價格機制進行有效疏導成本。若通過容量電費納入輸配電價疏導,以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為例,按2021年普遍中標價格1400元/千瓦時,工程規模83.3兆瓦/166.6兆瓦時,20%資本金比例,運營年限21年,10年更換一次電池,電池更換費用700元/千瓦時,按照資本金收益率6.5%測算,容量電價為294.7元/千瓦。假設江蘇省電網側新型儲能新建規模按照500兆瓦考慮,按照容量電價294.7元/千瓦測算,每年增加新型儲能容量電費29470萬元,傳導至售電側銷售電價增加部分約為0.00047元/千瓦時。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電改環境下,面臨供給側成本上升與需求側成本下降矛盾,但考慮新型儲能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效用,同時考慮該省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售電價增加部分在全社會用電價格承載力范圍內,規劃儲能容量電費通過輸配電價回收基本合理可行。

              03.電網側儲能發展建議

              積極探索競爭性兩部制電價機制模式和共享儲能商業模式。對于保障電網安全穩定、提供應急供電保障、提高系統新能源消納能力、站址走廊資源緊張地區和電網薄弱區域等方面社會效益顯著的電網側儲能,建議積極探索競爭性兩部制電價機制,通過競價模式降低容量電費和電量電費,優化資源配置。同時,積極整合電源、電網和用戶側儲能資源,采取共享儲能模式,爭取多重收益。

              探索開發形成碳資產,促請出臺碳市場支持政策。除充分利用央行和財政部出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和優惠政策外,應積極促請出臺碳市場支持政策,一方面充分利用儲能降損效益,產生碳減排效益;另一方面基于儲能+綜合能源、儲能(匯集)+新能源、儲能+電能替代等,探索開發形成碳資產,通過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或促請出臺碳市場交易支持政策,回收部分儲能投資。

              優化投融資方式,促請出臺相關投融資支持政策。通過應用央行和財政部推出的碳減排政策工具,推動政府投資平臺聯合各方社會資本設立綠色產業投資基金或綠色債券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和爭取稅收優惠、綠色金融貸款等政策,獲得更多社會資本或優惠政策,降低融資成本。

              推動完善儲能間接效益計算方法,支撐儲能價值測算。當前各種商業模式難以體現儲能調節性資源價值,雖然目前已有電力儲能經濟效益評估團體標準,但部分間接效益參數如替代性價值和可靠性價值的計算方法仍待細化,需通過實際項目不斷積累數據,科學合理度量儲能社會效益,支撐儲能價值測算。

              推動完善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更好體現儲能等靈活調節性資源的市場價值,建立健全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市場,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和多能互補協調運營。探索引入爬坡輔助服務機制,逐步擴大爬坡市場參與主體范圍,逐步引入獨立儲能等參與爬坡市場交易,并建立合理的費用分攤機制。

              加強電網側功能替代性儲能設施準入和應用場景的相關性審核。當前政策已明確電網側儲能在關鍵電網節點、站址走廊資源緊張地區、電網薄弱區域、重要電力用戶等應用場景,為儲能替代輸配電設施相關性認定奠定了基礎。因此,在上述應用場景下,在可研環節出現電網功能替代性儲能設施全壽命周期經濟性具備競爭優勢時,應加強電網功能替代性儲能設施準入條件和應用場景相關性審核,推動出臺電網側功能替代性儲能設施認定標準。

              加強替代性方案全壽命周期經濟性比較論證,推動完善新型儲能各項標準,支撐成本合理性評估。當前,行業內正在組織編制電力儲能項目定額、預算編制與計算標準,其出臺將為電力儲能項目提供計價依據,也為新型儲能投資成本監管奠定了基礎。此外,《“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均要求圍繞新型儲能設施等新材料新業態消防安全風險,加強建設工程消防設計論證源頭管理,消防安全系統投資比例將潛在上升。因此,除加強替代性方案全壽命周期經濟性比較論證外,應推動完善新型儲能消防安全等各項標準,使其成為儲能投資成本合理化依據。

              發布人:zhy

              關注索比儲能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行業資訊!

              關鍵詞:【儲能】【電網側儲能】【電網側】
              責任編輯:

              標簽: 輸配電價 電網公司 輔助服務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