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美集聚深圳 產業發展將“有法可依”
年產值近3000億元,廣東是多年排名全國首位的工藝美術大省,深圳則成為全國新興工藝美術的代表和集聚區。5月26日下午,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在全國率先提出對“新興工藝美術”保護管理,對傳統工藝美術和新興工藝美術進行界定,同時規定了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將大力促進廣東省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發展。
年產值近3000億元
多年來,廣東工藝美術行業快速發展,牙雕、玉雕、紅(金)木雕、廣繡、潮繡、廣彩、石灣陶瓷、端硯等傳統品種和技藝享譽海內外;珠寶首飾、仿真植物、工藝禮品等融合西方及其他優秀元素新興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也暢銷全球。廣東工藝美術協會會長戴智在近日舉行的2021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會議上透露,廣東工藝美術業年產值近3000億元,占全國同行業產值1/4,連續10多年排在全國第一位。目前廣東工藝美術產業化程度較高,擁有10多個國家級特色區域稱號以及多個黃金珠寶、翡翠玉器、紅木家具等產業集群。人才隊伍成長較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3人(健在的28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379人。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規處三級主任科員封麗告訴記者,《條例》的一大亮點就是將“新興工藝美術”納入立法保護范圍。“新興工藝美術”已成為行業的主力軍,占廣東省工藝美術總產值的90%。此外,新興工藝美術將“傳統”與“現代”相融,貼近百姓生活,已深得民心。廣東省新興工藝美術的主產區深圳以金屬、水晶等新型材料生產制作的生活工藝品,以及以電腦刺繡為主導的產品,已是家喻戶曉,走入當代生活。
深圳已成為全國新興工藝美術的代表和集聚區。記者從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了解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前,歷史遺留下來的僅有珍珠養殖、燈彩扎制、客家涼帽編織、香云紗染幾類不具生產規模的工藝美術品種,從業人員僅幾千人,年產值最高時僅240余萬元。30余年間,工藝美術業在深圳跨界集聚人財物、產供銷資源,實現門類品種、文化藝術、工藝技術、產銷基地的全面集成。現已擁有10個門類27個種類150個品種、逾35萬從業人員、5900余家企業,以及國家和省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48個,共30家產業集聚區,包括水貝金銀珠寶產業園、南嶺中國絲綢文化產業創意園、大芬油畫產業基地、福田電子禮品產業園、觀瀾國瓷產業園和紅木家具產業園等。年度主營業務收入達1500余億元。在產業規模、服務平臺建設、創新能力等方面居全國同業領先地位。
產業發展將“有法可依”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廣東省工藝美術業遭遇不少困境。例如,部分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像廣州牙雕所需的象牙、木雕所需的花梨、紫檀等天然原材料稀缺,產業化基礎薄弱,生產配套水平低下,缺乏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鏈配套及公共服務體系等。
深圳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外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又不斷擠占“貼牌生產”者的利潤、資源,深圳工藝美術企業的生存空間嚴重被壓縮。產業發展仍面臨高端化、國際化新課題。該負責人認為,雖然深圳工藝美術業已經形成原材料與配件供給、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專業市場、出口基地、展覽、培訓、傳媒等完整的產業鏈,但是,企業如何由制造轉向創造,產業如何從做大轉向做優,從作坊標準、企業標準、地區行業標準提升到國家標準、國際標準,都是需要不斷更新坐標的問題。
- 焦炭價格趨近今年高點 部分焦炭類上市公司一季報凈利潤大幅增長
- *ST眾泰2020年巨虧108億,三個月內累計漲幅近200%
- 2020年營收歸母凈利雙雙預降!水井坊“染醬”前景幾何?
- 天齊鋰業2020年虧損18.34億元 換手率8.82%
- 立訊精密一季度凈利增長37% 營收同比增長27.295
- 研發投入逆勢增超12%突破萬億金額 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持續穩步上漲
- 上市險企一季度凈利潤差距拉大 其中中國人壽同比增長67.3%領跑其他險企
- 年內66家上市公司被警示退市風險 預計今年退市公司數量還會顯著上升
- 主板藍籌穩健有韌性!去年分紅比例超30%公司659家
- 一季度我國自行車產量同比增長超過70% 電動自行車產量達708.1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