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中國東北角“上新”記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4-12-10 16:56:56

              位于中國東北角的黑龍江省是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科研教育大省。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一年多來,黑龍江立足資源稟賦,發掘放大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堅實的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東北全面振興。

              科研優勢加速釋放

              作為老工業基地,黑龍江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78所高校、中船重工703所等120家獨立科研院所、中國一重等一批大國重器企業。加快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科技創新增強戰略支撐能力,是新時代黑龍江的重要使命。

              把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環境“復制”過來,讓原本需要上太空才能進行的很多實驗,在地面就能完成。今年2月,位于哈爾濱新區的“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通過驗收,系我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有“地面空間站”之稱,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可模擬低溫、真空、電磁輻射等九大類空間環境因素。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地面空間站”有望助力腦科學、新材料、生命健康、高端儀器、輻照育種等新興產業邁上新臺階。

              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強用好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黑龍江持續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需的科技創新源頭供給能力,目前全國重點實驗室增至12家,近三年省級科技專項資金投入增幅均超20%,2023年黑龍江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達11.9%。

              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是科技創新中的關鍵一環。聚焦構建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注重科技產出質效的協同科技創新體系,黑龍江持續強化政策供給和機制改革,加快補短板。

              “今年以來,我們對科技計劃的支持方向進行調整,使項目和資金進一步向產業集聚。”黑龍江省科技廳廳長陳蘇說,例如,在基礎研究方面,省自然科學基金以往由創新主體自由申報,今年對重點項目調整,選題都源自企業需求,推動解決研發轉化與產業發展脫節問題;改進管理模式方面,調整“揭榜掛帥”組織方式,揭榜單位評選、項目考核評價等以“張榜”企業意見為主,改變以往企業發榜后當配角的狀況。

              這種“企業出題、科研解題、市場閱卷”的模式提升了轉化實效。哈爾濱海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副總裁丁福生說,企業與高校共同成立智能社會治理信息服務產業技術研究院,搭建科研與市場間的橋梁,開發的多款技術先進產品受到市場歡迎。

              通過加快建設哈工大、哈工程、東北石油大學等7個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黑龍江引領優質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一年多來,東北石油大學轉化成果520項,總成交額逾2億元。東北石油大學孫先達教授及團隊,研發的激光掃描共聚焦技術可對油田儲層進行精細成像,大幅提高采收率,被評為黑龍江省首批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轉化要做好‘一高一低’工作。”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說,“一高”指科技含量要高,具備技術壁壘和市場領先性;“一低”指產業化門檻要低,科研院所不能“閉門造車”,要與行業、企業進行精準研判。

              一系列改革創新推動了黑龍江科研優勢加速釋放。2023年黑龍江實現重大科技成果轉化589項,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同比均增長22%以上。

              大國重器煥新升級

              裝備制造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黑龍江加快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基礎。

              燃氣輪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在燃氣輪機等領域集中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多型號高端能源裝備,國內中小型燃氣輪機市場占有率約40%。目前,七〇三所研制的CGT25系列燃氣輪機裝置已在天然氣長輸管線、海上平臺及工業發電等領域成功應用,填補國內空白,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揮出重要作用。

              眼下,在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被視為“核電之肺”的高溫氣冷堆蒸汽發生器運行良好。核電站去年年底投入商業運行,標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馬東華說,高溫氣冷堆蒸汽發生器是哈電攜手相關機構打造的國之重器,攻克了多項關鍵工藝技術和世界級制造難題,僅設計圖紙就有2400多張。

              大國重器“上新”,高端裝備向強。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浩進說,大國重器企業在國家重大科研攻關中錘煉出的創新產業體系、創新團隊體系等,具備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礎,推動了黑龍江加快構建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當前,“數智化”正重劃發展的起跑線,激活老工業基地的“家底”。

              在航空工業集團哈飛生產現場,偌大的車間里工人變少了,移動機器人自動鉆鉚系統正在運行,飛機裝配實現了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動化,前后對比節約了65%的生產面積、50%的生產前準備周期。

              相似的場景變得日益普遍。在一重集團(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軋電數字化車間,機床開動率、設備能耗分析等各類運行數據,都能通過5G專網實時上傳至平臺,解析生成相應的報表和電子信息,管理者在辦公室即可全面、快速了解現場生產狀況,快速處理生產異常問題。

              “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成為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的關鍵驅動力,制造業升級也為新興產業提供了基礎和支撐。”中國一重集團戰略規劃與投資部總經理李志杰說,新質生產力和傳統產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走進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廠房屋頂上布滿了光伏組件。“今年前三季度東輕累計實現光伏電替代1001萬千瓦時,年度碳排放減量約0.7萬噸。”東輕公司運營管理部區域工程師肖國福說。

              近年來,東輕堅持綠色發展與新設備、新工藝引進同步。技術中心鹽浴爐、特材公司酸洗間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高風險的“三高”裝備先后退役,替代為高效、環保、節能的先進設備,實現“綠色制造”面向生產全線重要工序環節的直達貫通。

              更新、更智、更綠,在大國重器企業帶動下,黑龍江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勢向好。今年前三季度,開工設備更新項目373個、更新設備24426臺(套)、累計完成投資65億元,全省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達到11.3%,“龍江制造”的“含科量”“含智量”“含綠量”持續提升。

              “新”力量蓄勢賦能

              老,夯實向新的根基;新,帶來更多的希望。黑龍江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培育,促進形成新增長極。

              9月24日,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顆醫學遙感科學實驗衛星珞珈四號01星成功發射。

              “企業發展要學會借勢,這個勢,就是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東風。”工大衛星總經理曲成剛說,工大衛星努力與國家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今年工大衛星一直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走進公司研發中心,寫著“精益研發、透明協同、穩妥可靠、細致務實”字樣的紅色條幅十分醒目,公司絕大部分型號的衛星都在這里完成總裝、測試和出廠。

              針對分米(厘米)級導航定位,工大衛星S4試驗衛星進一步拓展市場;針對衛星互聯網建設,“龍江三號”引領行業技術發展……工大衛星已承擔百余顆商業衛星批量生產任務,在今年9月入選全國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微小衛星細分市場走在了前列。

              與此同時,一些“新字號”加快成勢。

              今年4月,總投資25億元的哈爾濱聯合飛機大型無人直升機產業基地正式建設,黑龍江加快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該基地將建設大型無人直升機研究院、有人機無人化改造基地、無人機生產基地等,建成后預計年產值10億元。

              “黑龍江的航空產業基礎好,有較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和大量飛機研發制造人才。”深圳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剛印說,黑龍江還擁有大農田、大森林、大湖泊、大界江等,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豐富,未來可能延展出更多產業鏈條。

              不僅是聯合飛機,目前哈爾濱市平房區已聚集航空相關產業核心配套企業百余家。日前,平房區航空配套產業集群入選了工信部評選的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集聚效應更加明顯。

              黑龍江省工信廳副廳長王冰說,黑龍江戰略性新興產業累計培育規上企業1140戶,雁陣效應初步顯現。黑龍江將大力實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確保到202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較2023年實現倍增。

              聚焦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等六大方向,《黑龍江省未來產業孵化加速計劃(2024-2027年)》7月正式印發。黑龍江在全面承接國家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同時,立足本省產業基礎、科研優勢和場景應用等,將突出發展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18個高增長高潛能細分領域,加速孵化培育未來產業。

              “今年國家光刻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哈爾濱)獲批,人形機器人賽道的7個項目入圍工信部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項目。”黑龍江省工信廳副廳長郭躍華說。此外,在未來材料領域,智能熱控新材料、超黑涂層等先進科技成果實現轉化,首批次新材料“5N超高純錳”應用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銅錳合金濺射靶材,在芯片制程核心基礎材料領域填補國內空白。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