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關注 > > 正文

              中國新能源汽車“方陣”閃耀德國慕尼黑車展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3-09-08 09:33:36

              9月4日,2023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以下簡稱“慕尼黑車展”)在慕尼黑開幕。眾多知名企業通過不同形式展示汽車、自行車等領域的未來移動出行產品與創新技術。

              作為最早創辦于1897年的全球五大車展之一,慕尼黑車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現實情況是,近幾年慕尼黑車展的勢頭顯著下滑,越來越多的傳統主流汽車品牌缺席,展會規模也逐漸縮小。在今年的車展中,豐田、日產等日系汽車制造商未參展,就連歐洲本土巨頭STELLANTIS集團也不在展商席列當中。


              (相關資料圖)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慕尼黑車展情況有所不同──中國汽車制造商及產業鏈企業開始涌入并占據一定地位。據統計,本屆慕尼黑車展上,中國汽車產業相關公司的數量超過了50家,包括整車、三電系統、汽車軟件等領域。

              三大類50多家中企參展

              根據慕尼黑車展官方發布的參展商資料顯示,大概700多家參展商,其中中國汽車產業出海企業大概50多家,可以大概分為整車出海、電池電驅電控以及充電和智能汽車電子以及軟件三大類。

              整車方面,目前公布參展的品牌有比亞迪、零跑、阿維塔、賽力斯、名爵、小鵬6個來自中國的汽車品牌。電池領域企業參展企業包含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中創新航、瑞浦蘭鈞、孚能科技等13家企業。

              智能汽車軟硬件方面,則包含地平線、億咖通、輕舟智航、亮道智能、元戎啟行、加特蘭微電子、商湯、縱目科技等自動駕駛、智能輔助駕駛方案供應商或激光雷達等智能駕駛硬件提供商。

              具體來看,比亞迪本次展臺規模超過了梅賽德斯-奔馳,面積達到了915平方米,是所有參展廠商最大的。同時攜6款新能源車亮相,包括比亞迪海豹(海外命名為SEAL)、宋PLUSEV冠軍版(海外命名為SEAL U)、元PLUS(海外命名為ATTO 3)、海豹、漢以及騰勢D9。

              除了比亞迪外,零跑汽車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也賺足眼球,不僅發布了8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LEAP3.0技術架構,同時也發布基于該架構打造的首款全球車型C10。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也攜小鵬G9、國際版P7i首次登上這一享譽全球的國際車展,并宣布將于2024年登陸德國市場以及更多全球化戰略規劃。就在今年7月26日,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達成戰略技術合作的消息轟動全球,引發強烈關注。

              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三家巨頭成立的自主全新品牌阿維塔,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全球首發旗下第二款車型——阿維塔12,不僅顯示出其對歐洲市場的重視和期望,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款車型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作為在歐洲最暢銷的中國汽車品牌,上汽MG自然也不會錯失大展拳腳的機會,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攜三款重磅新車亮相,分別是MG Cyberster、MG4 Electric XPOWER性能版和電動SUV Marvel R。

              歐洲車企將繼續擴大對中國市場投入

              慕尼黑車展自然也不缺乏傳統巨頭參加,德國本土的大眾、奔馳和寶馬等汽車制造商悉數亮相,帶來了最新的車型和技術,一眾高管也親臨現場對新能源變革和行業發展發表最新看法。

              眾所周知,過去幾十年來,通過制造優質的內燃機汽車,歐洲在汽車領域奠定了主導地位。但隨著電動汽車需求的增長,以及中國企業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生產電池,這種競爭優勢正在被削減。

              對此,寶馬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齊普策表示,歐盟禁止內燃機汽車的政策促使傳統汽車品牌開始與中國汽車品牌展開直接競爭,但傳統品牌恐怕難以獲得優勢。他認為,30萬元以下的品牌會受到中國品牌的打擊,但寶馬等豪華品牌目前還能抵擋“威脅”。

              法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法雷奧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佩里拉表示,中國現在是公司的主要市場,因為以前內燃機車的進入壁壘已經消除。這使得中國新能源車企不僅在國內嶄露頭角,而且還成了潛在的汽車出口商。

              此次車展恰逢奧博穆出任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一周年。在他的帶領下,大眾汽車集團正在實施包括“十點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關鍵舉措,確保集團向最重要領域轉型挺進。“‘十點行動計劃’的首要重點之一就是聚焦集團在華發展,大眾汽車集團制定了明確的計劃,賦予中國區更大的自主權,以實現更敏捷的決策過程。”奧博穆表示,中國和北美市場將成為推動未來增長的引擎。中國市場充滿了特殊的挑戰。當下,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區的汽車工業轉型如同中國市場一樣顯著和迅速。

              在保時捷研發部主管施泰納看來,中國汽車制造商是保時捷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尤其在電池技術研發方面進展非常迅速。“對于保時捷來說,我們正在尋找更好、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公司正專注于打造高質量零部件,以與中國競爭對手區分開來,爭取優勢地位。”

              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表示:“全球經濟都面臨著挑戰,但這并不會改變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我們將繼續擴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中國汽車市場的顯著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創新活力,中國客戶都愿意接受新興技術和高科技產品。我們正在以更快、更敏捷的方式加速創新,以滿足中國客戶需求,同時我們也會有越來越多在中國開發的功能和配置推向全球市場。”康林松表示。

              責任編輯:

              標簽: 中國 慕尼黑 汽車 車展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